第532章 规律 (第1/2页)

好不容易安抚住狂乱的心跳,我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这人俑和其他人俑不一样,居然是个青铜人俑,它一手提着剑鞘一手扶着剑柄,怒目圆睁,非常的威武。 我站起身凑近了仔细一观察,甚至将它身上的盔甲掀开看了看,越看心里越发毛。 不为其他,这青铜人俑似乎是用失蜡法一体成型,除了手中的剑和剑鞘与主体部分分离,它身上没有哪怕一丝缝隙,换言之它大概率是实心的,手脚更不可能因为里面所藏机关的驱使进行活动,那刚刚的拔剑声是怎么来的? 我在俑上摸索了半天没有发现任何端倪,尝试着将它推动或者旋转也始终没有成功,眼前的青铜人俑看上去稳如泰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它刚刚为什么能跟个背后灵一样一直跟着我。 好吧,他也不一定是跟着我,这完全是我的心理作用,因为我尝试着又往前走了几步,它就像在跟我玩木头人游戏一样,什么动静都没有,哪怕我走到了坑洞尽头它还是纹丝不动。 “这青铜人俑上到底有什么秘密……”我远远眺望着它,正百思不得其解,我眼睛的余光又隐约瞥见一个影子动了动,它的速度非常快,好在我早有心理准备,赶忙顺着视线一阵搜寻。 这瞬息之间它已经完成移动,混在其他人俑中根本分不出来,但这一次我不再是无意识地去找,观察了没一会儿我就发现了这第二个可以移动的人俑,它同样也是个青铜人俑。 这个青铜人俑除了外观上和之前那个不大一样,是一个执旗俑,其他情况大差不离,我真的很好奇,它是怎么在没有外力驱使的情况下实现移动的……等等,外力?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向青铜人俑之下——是啊,它又不是活的,肯定是靠外力的牵引才移动的,而机关又不太可能在青铜人俑内,那有问题的就只剩下唯一和它有接触的地面了。 我蹲下身仔细找了找,终于捕捉到了线索,这青铜人俑的底部居然不是完全落在地面上,而是藏有两道凹槽支在两条微微凸起的轨道上,轨道的颜色和地面浑然一体,不仔细看还真察觉不了。 “它停留的这个位置,底下应该另有玄机,可以像磁石吸引铁一样将它瞬间吸过去,所以它的移动才会如此迅速,发出像拔剑一样的轻响。”而当它需要再次移动时,这个点的“磁”会消失或者转移到下一个位置再将它“吸”过去,如此周而复始。 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它真正的运行原理是什么我也无从得知,除非我能掘地三尺将整个机关起出来。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找到四号机关和五号机关的线索应该就在这些青铜人俑上,它们到底想传递些什么信息? “这样的青铜人俑应该不止两个,先把所有的青铜人俑找出来,再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说干就干,我花费了近三个小时才将它们一一甄别,这使得我错过了甬道打开的时间。 江碎玉他们也始终没有现身,这让我有些怀疑之前的判断,他们可能不是去了地下湖而是别的地方,就算我趁着甬道打开过去那边也未必能找到他们,那还真不如留在这里继续寻找线索,只要他们没有放弃进入地宫,不管他们去了哪里、发现了什么,最后肯定还是会来这里。 我这个人没有太多的优点,既来之则安之的良好心态算是其中之一,所以我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刚刚的发现上。 类似的青铜人俑共有十二个,我瞬间想到了在过秦论中提到的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铸金人十二”的传闻,没想到这里也有。 而这十二个青铜人俑,每一个都有自己活动的轨道,虽然范围不一,但在时间上是固定的,每十分钟会在轨道上移动一格,而每个青铜人俑所在的轨道都是十二格,转完一圈刚好一百二十分钟,也就是一个时辰,对应这里的时间则是一个白天或者夜晚。 不过这些青铜人俑移动的时间点并不一样,平均下来差不多每五十秒移动一个。 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个不同时区的时钟,昼夜不停地转动着——我似乎找到了它们身上的规律,但这规律又好像没什么卵用,或者说这样的规律太规律了反而无从着手。 “重点会不会在这些轨道上?” 和青铜人俑一样,它们不管是周长还是形状都不一样,搞不好这些轨道圈定的范围所组成的图案是个图文,隐藏着某些信息。 我当即回到甬道口,按照记忆从高处将那些轨道一一找出来,然后用谒灵符在地上描了一遍。 这轨迹图画是画出来了,可无论我怎么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当时我就在想机关只有两个,会不会只和其中两个轨道有关,其他的都是干扰项? 可惜这些轨道本身传递的信息有限,要找到窍门还是得回到十二个青铜人俑上。 我重新下到坑底,找到每一个青铜人俑挨个又观察了一遍,这次终于有了发现。 这些青铜人俑和其他人俑一样,虽然一共就十二个,但九种脸型每一种都有,五种兵器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