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秦琼挂帅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犯下如此大错,没了依靠,肯定必死无疑。 而朝中的文武大臣们也是不傻,大致猜出了对方的用意。 之前因为长孙皇后和太子李承乾在位,朝中文武畏惧长孙家的威势,对长孙无忌更是退避三舍,凡事都不敢与其争锋。 但现在,长孙皇后和李承乾生死不知,李承乾更是在被俘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太子之位,他们长孙家可谓是日薄西山了。 之前李世民还在,朝中大臣多少还能给点面子。 但现在,皇后和太子生死不知,皇帝陛下又身陷重围,朝不保夕,是以,没人再给长孙无忌任何脸面。 对于他想要带兵增援的事情,更是嗤之以鼻。 毕竟前车之鉴就放在那里。 对方手中掌握着绝对的力量,却眼睁睁的看着崔盈盈带着五姓七望联军绝尘而去,占领了江南两道。 此等重罪,若非皇帝陛下不在,不好定夺,说不得他长孙一族,就要因此获罪。 之前的账都还没算清楚呢,此时对方还想带兵,还想戴罪立功,手握兵权,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于是,经过一番的争论和商讨之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长孙无忌不再适合带兵。 可想要在朝中找寻另外一个能够统领大军,前往救驾之人,这着实又难倒了文武大臣。 众人经过一天一夜的商讨,还是不能推出一个足以堪当大任之人。 而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时,长孙无忌带着魏王李泰,再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并直言不讳的要求,要让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担任这次援军统帅,前往陕虢观解救自己的父皇李世民。 这一下,可把文武官员们震的不轻。 要知道,当初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魏王李泰的声望就能够与其分庭抗礼。 后面李承乾被废黜,被楚默俘虏之后,李泰就成了太子的不二人选。 要知道,此时的李治,才不过6岁而已,还入不了大臣们的眼。 而李泰,这个长孙皇后的嫡出庶子,李世民的四子,就成了所有人眼中的香饽饽。 自从李承乾失势,魏王李泰的声望高涨,立其为太子的呼声就不曾断绝。 若非长安出现变故,且李世民御驾亲征在外,长孙皇后被俘,说不得此时的李泰,已经成就了太子之位。 所以,当长孙无忌将这个外甥拉出来撑场的时候,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都静默不语,不敢与之争锋。 自然而然的,支援陕虢观,救援皇帝陛下的差事,便再次落入了长孙无忌的手中。 而长孙无忌也是个狠人。 为了堵住朝中众臣之口,他竟然直接去到了翼国公秦琼府上,想要请对方出山,挂帅解救李世民。 只不过,秦琼对于当初李世民斩杀单雄信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且又因为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没有起到多少作用,一直遭受李世民的猜忌。 是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渐渐的就远离了朝堂,不再参与朝中的纷争,慢慢被人遗忘。 本想着就此终老一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竟然也会有求上门的一天。 不过,由于之前遭受了太多的非议,且已经多年没有动武的秦琼,此时的状态已经大不如前。 对于长孙无忌的请求,更是直接一口回绝。 对于秦琼拒绝,长孙无忌没有丝毫意外。 此时的他,只不过是想找一个能够堵住朝臣们嘴的人挂帅出征而已。 之所以将目标打在秦琼的身上,就是看中了对方是个已经被边缘化的人而已。 即便最后对方此次出征,发生什么意外,自己也不用付出太多代价。 毕竟,这次自己出征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救李世民,而是为了解决李世民。 自己之前犯下了如此众多的错误,现在又让长孙冲拥兵在外,威胁感满满。 没有了长孙皇后和太子庇护的他,若是真的将李世民迎回长安。 只怕对方回来的第一时间,就会对自己下手。 所以,在他的计划里,李世民只能死在战场之上,未来的大唐皇帝,只能是自己的亲外甥李泰。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也为了堵住朝臣和天下的悠悠众口,是以,他将主意打在了秦琼身上。 尽管秦琼拒绝了长孙无忌的请求,但长孙无忌却是并没有因此放弃。 他先是将秦琼的儿子秦怀道,破格提拔为此次救援军的先锋官,而后又派人赐下了大量的赏赐,想要以此逼迫对方就范。 只不过,此时的秦琼,早已心灰意冷,对于长孙无忌的示好,连个正眼也没给上一个。 最后无奈之下,长孙无忌只能抛出杀手锏,将尉迟宝琪、房遗爱、杜荷等一众文武大臣的子嗣,全都编入了这次勤王军的队列当中。 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些二代,全都编入了刚刚升为先锋官的秦怀道的麾下,美其名曰,让他们能够第一时间赶到陕虢观救驾,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功勋。 如此一来,房玄龄等一众大臣都坐不住了。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他们的子嗣,成了先锋军,那不就是上赶着的去送死吗。 于是乎,原本冷冷清清的翼国公秦琼府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