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李恪封王,楚馨翻脸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杨妃冷笑两声,没有回答李世民的话语,只是淡淡的瞥了眼地上的碎瓷片。 李世民瞬间老脸通红,叹息一声,慢慢冷静下来的他也能理解杨妃的心情了。 自己将其关在这深宫内苑之中,整日里与那些宫女太监为伍。 唯二的牵挂,却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和冷漠,没有得到该有的关怀。 好不容易帮自己完成了任务,自己的承诺却也迟迟没有得到兑现,换做是谁,也会大动肝火。 想到这,李世民也不再逼迫,只是轻轻的说了声:“杨妃,是朕负你太多,朕也不再逼你,你好好想想,朕明日再来便是。” 说完,便直接推门离开。 离开的时候,便下令让王德海给杨妃送来一笔丰厚的赏赐。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李世民更是当众提出,给李恪封王建府的事项。 群臣听后,全都懵了。 这李恪不是要到明年才满10岁,才能出宫建府的吗?这陛下怎么突然就要提前了呢?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自然就是长孙无忌。 “陛下,兹事体大,还望三思,如果开此先河,那之后的几个皇子皇女,是否也要如李恪那般,提前建府?” 见长孙无忌出马,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纷纷站了出来,表示无法理解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个事情。 李世民早就知道自己的决定会被这些人反对,也没在意。 等众人发表完意见之后,直接说道:“朕之前对恪儿甚少关注,亏欠颇多,所以朕才下此决定。” “更何况,恪儿过完年便10岁了,也已经到了年纪,所以也就是提前半年的事情,众爱卿不必如此阻拦。” 此话一出,不但没有堵住众大臣的嘴,反而让他们抓住了李世民的破绽,开始大肆指责,说李世民为了一己之私,枉顾礼法。 一旁的魏征见众人吵得欢乐,难得的没有上去凑热闹,只是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的一动不动。 李世民发现了魏征没有开口,便急忙示意众人先暂时停止对李恪的讨论,问道:“魏爱卿,朕看你今日没有发表观点,不知道你心中所想如何?” 魏征看了眼龙椅上的李世民,行了一礼,然后走出来道:“陛下,微臣不知道那些弯弯绕绕,微臣只知道,父子纲常伦理,乃是陛下的私事。” “陛下要让李恪皇子提前出宫建府,那是陛下的家事,臣没有什么可掺和的。” 此话一出,不仅李世民愣住了,就算原本强烈反对的一众臣子,也都纷纷愣住了。 李世民扶着龙椅,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对着魏征哈哈大笑起来:“魏爱卿说的极是,这是朕的家事,那就不劳众爱卿讨论了。” 说完,便让王德海宣布退朝,不给众人继续发难的机会。 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看着李世民匆匆离去的背影,全都转头怒瞪着魏征。 魏征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丝毫不把这些人的神情看在眼中。 “魏征,你这匹夫,此事明明乃是国事,你如何说得是陛下的家事?” 长孙无忌率先开口。 其余众人见状,也都将矛头对准了魏征,开始指责起来。 魏征看了看那些武将们已经开始离开。 便哼了一声:“李恪乃陛下之子,陛下对其稍微挂怀,你们这些人就跳出来指责,那陛下对太子和其余诸位皇子封赏的时候,为何不见你等出来阻扰?” “封赏是封赏,封王是封王,如何能混为一谈,你这老匹夫当真不知道?” 魏征没有把长孙无忌的话当回事,而是自顾自的往外走,边走边说:“你们如果还有意见,可以去找陛下,何必追着我不放?” “我之前只不过是说了句无关紧要的话罢了。” 说着,在众人的怒骂声中悠然离开。 长孙无忌众人一听,感觉有些道理,便互相对视一眼,然后朝御书房走去。 只不过,当他们走到半路的时候,便看到王德海捧着一张圣旨往外走去。 不用问都知道,那肯定是给李恪封王的旨意。 长孙无忌恨恨的看着王德海,一甩衣袖,转身便走。 群臣见事不可为,便也跟着离开了。 当杨妃接到王德海送来的圣旨后,也是一阵恍惚。 原本以为李世民是在忽悠自己,没想到才一夜时间,竟然真的就兑现了。 看来,这个狗男人,之前是对他太好了,以后要多多给他甩脸子才对。 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杨妃打上标记的李世民,在听道李君羡说长孙无忌一伙人已经离宫的消息,开心的在御书房大笑了几声。 楚默一大早便被楚馨拉着,以同是穿越者的身份,必须一同前往参拜神佛的名义,前往郊外的大兴善寺。 原本楚默是不想惯着这个满是野心的“妹妹”,但对方说唐玄奘可能在那里,现在过去,说不定还能见到对方。 于是,本着对先贤的敬仰之心,楚默便带着杨排风和林碗,跟着楚馨离开了长安,去往郊外,寻找唐玄奘了。 只不过,到了寺院之后,楚默不但没见到什么唐玄奘,反倒是被楚馨拉着在寺院里转了整整一天。 然后又说要给自己祈福,非要拉着楚默在寺庙里陪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