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北伐崩溃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李世民得到长安送来的粮草之后,直接将程咬金先锋官的职务免去,封了一个巡抚赈给使的职务,令他赈济今次受灾的百姓。 而他自己,则是直接将前军与中军合二为一,日夜兼程的赶往幽州。 当唐军赶到了幽州城下,与固守待援的侯君集、李君羡等将领会和后,原本以为突厥已经打到城下的李世民见到幽州城外根本没有战事的时候,差点气得拔剑将侯君集直接灭掉。 要不是柴绍、李积、薛万彻等人联名担保,说侯君集总共派出了将近百人的斥候,前往长安送信,恐怕李世民真的会将他的脑袋砍下来祭旗。 很快,李世民便从众人的口中得到了现下的情况。 原来,自王君廓与梁师都合兵拿下马邑之后,原本是想着继续进攻幽州的。 但奈何突厥那边天气逐渐恶劣,再加上之前冻死冻伤的人员马匹无数,使得突厥后力不济,只能无奈放弃,撤回了恶阳岭一带。 虽然突厥军队撤出恶阳岭,但梁师都却不想放弃。 他以为,大唐今年连遭两灾,国力空虚,此时正是自己做大的机会,便主动应下了防守马邑的任务,并鼓动颉利可汗出兵夺取中原。 奈何颉利可汗此时自顾不暇,对于中原大地也没有太多想法。 只是一味的向梁师都讨要好处,却不曾给与一兵一卒。 双方往来不断,但却不曾有丝毫进展,这才给了幽州城一个喘息的机会。 听众将说完,李世民原本悬着的心瞬间放下了一半。 只不过,环顾了一下四周,却没见到自己想见的人,便开口问道: “之前我听君集说,敬德带着1000玄甲军帮你们断后,现在情况如何?他可在这幽州城中?”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侯君集硬着头皮道: “陛下,当日吴国公主动带着上千玄甲军断后,使得我等有了喘息之机,这才有命回到这幽州城中,我等都欠吴国公一条命。” “但也正是那日之后,我们也就失去了吴国公的消息,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吴国公他没有落入贼人之手。” 看到李世民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侯君集急忙补充了一句。 一旁的李君羡也看到李世民神色异常,急忙说道: “陛下,吴国公现在没有消息,那便是最好的消息。” “您想,敌我双方现在都在找寻吴国公,这说明他没有落入谁人之手,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 “尽管没有消息,但我们还是应该早日夺回马邑,这样,不仅可以阻断突厥进入我大唐的要道,还能尽全力的搜寻吴国公的下落。” 于是,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李世民于三天后决定兵分三路。 一路以柴绍为主帅,薛万钧为先锋,直奔梁国,灭掉梁师都。 另一路则继续以侯君集为帅,薛万彻为先锋,夺回马邑。 自己则带着剩余部队,随时准备策应。 只不过,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柴绍和薛万均的部队刚刚攻下朔方城。 梁师都的堂弟梁洛仁便直接带着他的头颅前来投降。 得到消息的李世民喜不自胜,当场便将梁洛仁封为右骁卫将军、朔方郡公。 并将梁师都建立的梁国改为夏州。 至此,梁师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原本驻扎在马邑的守军听说梁师都败亡之后,立马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侯君集等于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马邑。 正当李世民想要趁势直击恶阳岭的时候,长孙皇后的“急报”终于送来了。 当李世民看到“急报”上面的消息时,直接气得吐血三升。 (别问我李世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血,问了就是水喝多了,吐出来的血不纯) 而更让李世民气结的是随后送来的粮草。 按照自己之前的预算,这次赈灾加军需,大概需要350万石粮草,自己出发的时候带了20万石,在幽州城又补充了30万石,剩下的300万石原计划是要让楚默帮自己想办法的。 之前传来的消息也一直在说楚默的存粮足够支撑此次的赈灾和北伐。 但现在却告诉自己,粮草只有150万石不到,且半路还被程咬金那货全部以赈灾的名义截留了。 能送到幽州城的,除了一阵东南风外,就是一张白纸,这让李世民如何不怒。 要知道,现在幽州城内,可不是只有自己带来的15万人,还有3万的守军和十几万的百姓。 若是这些粮草只供给自己的军队,那肯定是绰绰有余了。 但由于霜灾的问题,且刚刚夺回马邑和夏州,各处都需要粮食赈济流民,如此情况,粮草就变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可当他看到后面,说太子李承乾因与楚默交恶,被生生打断了腿后,原本刚刚止住的鲜血再次喷了出来。 没有丝毫犹豫,李世民直接下令,让侯君集率领五万大军驻守马邑,薛万钧率领3万士卒驻守夏州。 其余部队,尽数撤回,自己则是直接班师回朝。 旨令一下,所有人都感到一阵错愕。 在众人看来,如今局势一片大好,唐军势不可挡,再加上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正好可以趁机拿下恶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