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第1/2页)

醉酒那晚,林俊芬把他带到小时候常去那家私立医院,他足足住了一周院。 叔伯假惺惺地来探望,明里暗里讽刺他是个难成大器的病秧子,劝他趁早将盛林拱手让出。 林俊芬给他送饭菜时,他看见她鬓角的白发。 黎芳来探望他时,偶尔接听公司相关的电话,愁云满面。 盛林股价连连下跌,连券商的股票分析师,也给出了不推荐买入的投资建议。 他知道跟李妍清联姻,无论对盛林、对母亲还是对自己,都是最好的选择,可他一直想着许媛,他回想两人始于澳洲的相识相知,他也是那么喜欢她,那样舍不得她。 他舍不得放弃这段感情,一出院他便来眼巴巴地找她,可她却因为一通电话被王洲叫走。 她甚至什么都没解释。 林初旭眸子暗色涌动,他闭了闭眼,面无表情地将桌上的饭菜倒进垃圾箱里。 到咖啡厅,王洲已经坐在里边一排的圆桌,坐他旁边的还有徐行之,两人桌面上各放了杯冰美式。 许媛坐下,第一句话便问,“食嘉被划为ipo限制性行业,是否意味着很难在主板上市?” 徐行之:“是。” 许媛按了按眉心,“改成去港交所上市有希望吗?” “相对没那么困难。”徐行之说,“但港股是另一套逻辑,工作可能得推倒重来。除此之外,今年港股市场很冷,融资额创近十年新低,食嘉能否得到境外投资者认可,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所以,需要审慎考虑。” 许媛眉头紧缩。 跟徐行之具体了解了政策的细节后,许媛颓然走出咖啡店。 这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她所有关于食嘉上市的计划安排全都被打乱。 甚至连食嘉是否能够上市都存疑。 王洲一直跟在她身后,看着她浑浑噩噩地走到停车场,在她拉开车门准备坐进主驾驶座的那一刻,拉住她。 “聊聊?” “没心情。” “为什么?” “荣总招我进食嘉,本就是为了食嘉在主板的ipo。现在监管忽然做行业限制,生生断了食嘉的上市之路,那我对于食嘉、对于荣光而言还有什么价值?” 王洲安静听着,不置可否。 许媛低声说,“如果没有价值,荣总为什么要高薪留我在公司?” 王洲问:“你担心失业?” “为什么不呢?” 许媛苦笑,没想到在p记完成职业里程碑之后,如今又遭遇了职场滑铁卢,人生还真是起起落落。 “我先回去了。”许媛甩开王洲拉着她的手,心情不佳。 王洲忽然叫住她。 “许媛。” “什么事?” “餐饮行业只被划作限制性行业,并未被划为禁止性行业。”王洲缓缓道,“也就是说,在主板上市确实很难,但不是没可能。” 许媛偏头看他,目光疑惑。 王洲反问,“为什么监管要限制餐饮消费类ipo,对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却持支持鼓励态度?” 许媛拧眉思考一阵,忽地想起在澳洲政治经济学课程老师在课堂上举过的一个案例,试着回答道,“企业上市是为了融资,然后投资,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监管进行限制,实际上是在做调控,让社会资金流向对国家发展和社会效益更有价值的行业和领域。餐饮消费类资源饱和,所以限制,高科技资源不足,所以鼓励。” “所以。”许媛缓缓提出解决方案,“餐饮类企业要想上市,关键是提高行业地位和创新能力,表现出与国家战略方向相符的企业发展方向。” 王洲听完,勾唇笑了笑,“在澳洲一年,学有所成。” “可是。”许媛顿了会儿,“具体怎么做,我没有太多想法。” “你可以往供应链方向思考。”王洲提示她,“我曾接触过一个客户,主营业务是卖牛奶、酸奶这类乳制品,但公司发展到后期,开始养起了奶牛,自己做自己的供应商。” “你是让我往食材方向发展?”许媛领悟他的意思,“农业?” 近年来新闻联播的报道里,屡屡提到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话题。 许媛有些犹豫,“农业对于公司来说是个全新的业务,荣总会接受吗?” “不一定。但你可以提一提,假如荣总也想过这个方向呢?” “嗯……有道理。” 许媛想了会儿,忽地抬起头看王洲,“对了。王洲,你怎么突然跟徐行之这么熟了?” 王洲抬眉,没告诉她徐行之是他找朋友内推进券商投行部的,只说,“我代表事务所,他代表投行,合作关系。” “哦,好。”许媛笑了笑,坐进车里,这次王洲没再拦她,“今天多谢,改天我请一定请你吃饭。” “我等着。” 王洲帮她关了车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