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4章 声东西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曹真原本十分确定庞统会走武关道,是在综合考量之下的结论。 或者说是一种预测。 这是在结合了种种信息之后得出的结论。 就像是推测国足不会出线一样。 是属于绝对性的,铁板钉钉的,不可置疑的结论。 可是在曹真心中,其实也并没有真的完全就排除庞统可能会走河洛一线的忧虑。这种忧虑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就无形被放大了。 在忙碌的时候,也就没空七想八想。越是基层的百姓,便越是忙着生存,忙着照顾家人,一天睁眼就是干活,闭眼才能休息,所以一般这样的劳苦百姓反倒是没有什么抑郁症啊,心理疾病啊等等,也不会失眠什么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空去多想什么,每天累得跟狗一样倒头就睡,不好好休息第二天就没办法干活,全家老小就要挨饿…… 生存毕竟是第一位的,这是人的本性。 当曹真闲下来的时候,心中原本的那一丝的忧虑就在逐渐的被放大。 庞统既然已经做出了试探,说明他一定是有所察觉,因此他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诸如此类的思绪,会越发的搅乱起来,使得曹真原本做出的结论摇摇欲坠。 因此在曹真接到了黄忠领兵离开宛城前往河洛方向的时候,原本的坚持顿时崩塌了,他认为庞统为了自己不冒风险,竟然拖着黄忠一同行动,而将宛城的安危置之不顾! 庞统竟然是这么自私! 谁都清楚,宛城有和没有黄忠驻守,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像是曹仁不能轻易离开荆州襄阳一样,黄忠也不能轻易的离开宛城,可是万万没想到庞统为了保全自己,竟然不惜以宛城的安危为代价! 黄忠不在,宛城就是一个筛子! 只要黄忠不在,曹真敢打包票,十天之内就必定能拿下宛城! 宛城之中有内应的…… 之所以曹军之前都动不了宛城,不是说宛城城墙有多高,沟渠有多深,而是宛城有黄忠! 黄忠和其亲属的部众,就像是定海神针一般,只要他在,宛城就翻不起多大的波浪来。 可是现在,黄忠竟然为了护送庞统,离开了宛城! 庞统是真不怕,还是不在乎? 曹真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因为庞德公去世了,所以庞统这个从子,和庞山民闹矛盾了?或许是因为庞氏家主的位置争夺不下,双方决裂了? 庞统和庞山民两人决裂,这种可能性,并非是完全没有。 曹真也见过太多的兄弟姐妹,在父母死后为了争夺遗产,亦或是什么重要的物品,相互扯破脸打生打死的,更何况如今的庞氏家族,也并非是当年在鹿山之侧的模样了,说是宛半城都不过分! 这么大的利益,确实也有可能相互争夺…… 曹真的眼眯了起来,若是以此来推论,那么就是庞山民借自己的直系身份,想要霸占宛城利益,强行驱逐了庞统,然后庞统干脆拉走了黄忠? 这…… 曹真脸上露出一丝的冷笑,若是真的如此,那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庞山民自寻死路,也怨不得旁人! 黄忠在,宛城才能在,否则所谓的中立地位,所谓的盟约,不过都是一纸空文! 这算不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没想到啊,没想到,曹真冷笑着,若是真的追不上庞统,到时候就算是没有缉拿庞统的功勋,曹真也可以想办法发动在宛城之中的内应,趁着黄忠离开的空虚间隙,拿下宛城! 而且现在追上去,说不得庞统和宛城都可以到手! 曹真来了精神。 庞德公尸骨未寒,兄弟二人便是分家决裂,导致宛城丢失!哈哈哈,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定然会让天下人都嗤笑庞氏一族! 这也同样达成了曹真接着庞统一事来对于关中长安施加影响的效果,说不得当下这样还会更妙! 庞统对于自己家族都不忠,自私的拉走了黄忠,使得宛城沦陷,那么这样的人还会对其他人忠诚么?庞氏一族如果因此而衰弱,留下来的空位又有多少人会扑上去争抢? 到时候稍加挑拨,说不得…… 哈哈哈。 曹真忽然觉得心情愉悦,也没有之前的那么焦虑了。 这一次,就要让庞统尝一尝顾此失彼,自私自利的后果! 可是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却让曹真的好心情并没能维持多久…… 就在曹真急急带着三千人马,过了新野不久,就遇到了博望坡的曹军值守兵卒。 博望坡。没错,就是历史上刘备放火烧了夏侯惇的那个博望坡。 此地北负伏牛山,南面则是隐山,西面有白河,是伏牛山延伸出来的漫岗,地势相对来说比较险要,襄汉隘道之通衢,向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曹军当然再此地立有军寨。 可是,博望坡的军寨,并没能拦住黄忠…… 博望坡的军寨,只是地理上比较重要,并没有大将驻守,这就和宛城有些相似。如果有大将,那么黄忠未必能过去,至少不是那么顺利的就能过去,而现在没有大将,就凭普通军校,自然是拿黄忠毫无办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