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对簪 (第1/3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没几日便是二少爷沈仲彦的生辰,大爷沈青正自两个月前从浙江府办差回来,便深居简出,鲜少与人往来,此次二少爷生辰大奶奶陆氏便只请内亲家眷在府内热闹了一天便作罢了。

到了掌灯时分,心儿和黄鹂、黄莺将各自准备的寿礼拿了出来,捧至他面前。

沈仲彦接过三人的贺礼,喜得眉开眼笑,一一谢过后,才细细端看起来。

黄鹂手巧,擅长结络子,这梅花络子更是用心做的,大红色的络子上穿了黑色的细小珠子,越发精巧细致;黄莺擅长针线,往年二少爷生辰,都送一双鞋,今年也不例外;心儿绣的两方汗帕质地紧密、柔软温和,帕子的一角绣着两只栩栩如生的鹦哥,凤头红喙,绿羽彩尾。

沈仲彦看了连连称赞,说道:“自小到大,不知用过多少帕子,都没有心儿送的这两方别致精巧。”

心儿见他喜欢,便说:“二少爷喜欢就好,这面料是密织的棉布,吸汗极好,只图个新奇,二少爷平常用用也就罢了。”

她话音还没落,沈仲彦已经将一方帕子揣入了怀中,说道:“你送的东西,我定会日日带在身边。”说罢,又让黄莺把另一方仔细收了起来。他又细细看了心儿的脸颊,已经好全了,并未留下任何疤痕,心中更加欢喜起来。

几人见他面露喜色,也都更加高兴,众人又说了半晌方才各自歇下了。

心儿自从随着二少爷搬到了玉藕轩,不在大奶奶陆氏身边,日子倒是过得惬意了许多。

虽王嬷嬷仍对心儿有所介怀,但碍于二少爷的面子,倒也不能将她如何。冯嬷嬷心中念叨心儿上次因自己受到责罚,便对她比之前还要好上许多。香秀虽心中仍愤愤不平,但畏于心儿有二少爷、冯嬷嬷照拂,又恐上次秦五之事被心儿告诉了二少爷,倒也收敛了些许,只仍瞧到心儿仍冷着张脸。

黄鹂、黄莺知道了香秀竟是如此恶毒,平时若有些要紧事,便少差遣她,只遣她做些无关紧要的杂事,香秀心中更加不得志,便常去外园厨房找她娘去。

心儿得空便常去外园找秋露说话,秋露自从得知凤来绣坊已经转手他人,亲人更是难以见面,心中愈发怅惘起来,又念想自己的妹妹不知流落何处,心中不免更加感伤。所幸心儿常来与她说话,二人同是身世坎坷,更觉惺惺相惜,姐妹情深。

进了十月,府内便忙碌起来,原来,大少爷沈伯彦的好日子已经定了下来,就定在来年二月。大奶奶陆氏因大爷沈青正这几月闭门谢客,府内往来宾客减少,连中秋节也过得都不似往年热闹,心中便不乐意。如今大少爷的婚事定了下来,便做主好好操办婚事,园内园外都整理一新。大少爷所在的翠烟阁更是大肆修葺,一时府内下人们来来往往,才显出几分热闹的气息来。

一时又有信传来,西府二老太公的后人因大少爷沈伯彦年后要成亲,家中女眷便定下来年前便回都城,等过了二月再回去,不日就启程,大约月底就能到。陆氏得了信,便忙又遣了一拨人去西府收拾打扫,以备西府沈家人回来住用。

刚将西府打理出来,便又得了消息,陆氏随着夫家去了福建的表姐杜夫人也要在年前回来,大奶奶心中高兴,更是差人妆点庭院,整日忙忙碌碌,时间倒是过的飞快。

转眼进了月底,西府沈家女眷便到了,一时东西两府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又因西府与大少爷同辈的堂兄去年得了一位千金,如今已经抬了爷的辈分,而大少爷沈伯彦还是少爷辈,一时辈分倒是有些乱了,丫鬟们也不知该怎么叫,闹出不少笑话来。

陆氏见状,便做主给沈府的主子们抬了辈分。大爷、二爷便成了大老爷、二老爷,大奶奶、二奶奶便改称大夫人、二夫人,少爷们都改称为爷。众人日后便以新辈分称呼,气氛倒是更加和乐了。

进了腊月,大夫人陆氏的表姐杜夫人便带着女儿杜卿玫到沈府来做客。大夫人见这玫姑娘相貌出众,款款大方,性格直率纯真,心中便很喜欢,又问了年龄,才知与二爷沈仲彦同龄,心中更是有意,便留她母女二人在沈府多住几日。

一日,心儿随着二爷沈仲彦从大老爷的书房回来,正巧遇到玫小姐与大小姐沈玉柔二人带了丫鬟们在院子里踏雪赏梅。

瞧到了沈仲彦,二人便招手叫他一起,他忙应了,转头对心儿说:“你随我一起吧,今年的梅花倒是开的艳。”心儿点头应了,跟在他身后一起朝众人走去。

玫小姐见到沈仲彦走进了,便行了礼说道:“二表哥。”

沈仲彦便笑着答道:“玫表妹。”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