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轰6战略轰炸机 (第1/2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轰炸机分为战术轰炸机、战役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三种,如果不明白的可以百度去看看。不同的年代在定义上有些区别,轰6在这个年头算得上是战略轰炸机。】 关于部队接下来的作战,徐乐还没有想好,甚至是整个参谋部的人都没有想好。 因为太难抉择了,稍不注意就会影响整个大唐的局势,甚至是整个亚洲的局势。 首先确定一点,娘子关在短时间内是不能打的。 娘子关往东过去就是冀省,是华北平原所在地,地形平坦,又有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这两条大唐的生命铁路运输线。 鬼子也是靠着这两条铁路线为华中和华南部队运输后勤物资。 如果徐乐下令部队跨出娘子关的话,日国在大唐的所有部署,甚至是整个亚洲的部署都会被迫改变。 届时,日国为了保障战争的利益,必定会调集所有主力到冀省正面对战。战斗机、轰炸机和装甲坦克将会蜂拥而至。 占据着铁路线的鬼子,再加上一些精锐部队也是机械化部队,在冀省的战斗力定然是不弱的。 别说是以现在的88军4万多主力部队,就算是主力再翻一倍,或者是翻两倍,可能都打不过,搞不好会弄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88军向来以质量来打数量,但是当数量达到一个惊人的高度的时候,呈现的力量是非常恐怖的。 因为蝴蝶效应的发生,当今日国在明面上的陆军总兵力已经接近300万,徐乐不敢想象,若是他的部队肆无忌惮的推到了华北平原后,又该怎么去面对鬼子为了自保而从四面八方调来的300万兵力。 而且真到了那个时候,日国肯定还会在本土大肆扩军,毕竟太平洋的鹰酱国要防,东北的苏联要防,届时的日国兵力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剧增到400万以上,甚至是500万。 徐乐一点都不怀疑日国的兵员号召力,前世日国所谓的一亿玉碎还真不是空口白话,若是时间足够的话,上千万的兵力是完全没问题的。 娘子关方向是不行的,那么忻口呢? 道理和娘子关也是差不多的,如果部队打过了忻口,通往晋北的道路基本算是畅通无阻了。 虽然在恒山等地段还有雁门关、阳方口、平型关等关隘,但那是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工事,在热武器时代的作用已经减少了很多。 【轰炸机和大炮足够的话,这些关隘几乎没用。】 特别是鬼子这几年修建了许多公路,横山一带的内长城通道已经从37年的5条左右增加到了10条左右。 鬼子若是想要利用这些关隘防御88军的话,根本就分身乏术,难度要比忻口大数倍。 所以88军只要打通了忻口,就相当于打通了通往晋北大同的道路。 而大同不仅是同蒲铁路的北线终点,更是连接绥远和平津地区的平绥铁路重要站点,若是大同沦陷,部队再利用平绥铁路东进平津的话,鬼子在大唐的部队就会被切断为两节,整个华北平原及以下的上百万鬼子都会陷入被动。 这样的打击,甚至比起娘子关被破还要大。 所以如果88军突破忻口的话,鬼子同样也会举全国之力抵抗。 最后就剩一个晋东南方向向豫北挺进,这里就不用考虑了,装甲部队的通过性很低,就算安全过去了,所能起到的效果也不大,。 黄河不仅能阻挡鬼子,也能阻挡88军。 综合种种考虑,88军短时间内是没办法从正面和鬼子对抗了。 所以徐乐就有了另一个打算,既然正面不能打,那就从后面打,打他小鬼子的内部,打他的大后方。 想要打鬼子后方的唯一办法就是轰炸,就像鬼子轰炸大唐大后方城市一样。 所以徐乐忙完了军部的事情后就火急火燎的来机场弄飞机。 而华夏自主生产的轰炸机也就只有三种:轰5、轰6、歼轰7。 轰5就不用说了,作战半径只有560千米,是战术轰炸机,只能执行前线的轰炸任务。 歼轰7是新华夏90年代服役的歼击轰炸机,虽然其性能相当出色,载弹量也达到了6吨多,但是其作战半径只有1600千米左右,属于战役轰炸机级别,执行区域性作战任务可以,距离战略轰炸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那么就剩最后一款了,轰6。 轰6是新华夏在50年代末参考苏联图-16轰炸机而进行仿制的双发喷气式战略轰炸机,直到68年才服役。 其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050千米左右,巡航速度为每小时900千米左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75吨,最大载弹量9000千克,在载弹3000千克时的续航达到了6000千米,作战半径2500千米。 【在一个标准气压和15摄氏度时,1马赫等于1倍音速,约每小时1224千米。】 内部弹仓可以挂载24枚250千克、12枚500千克、6枚1000千克、4枚1500千克或者2枚3000千克航空炸弹,机身外还拥有9个外挂点,同样可以根据机身承载能力挂载航空炸弹。本小章还未完,请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