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战在即 (第1/2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徐乐费了好大的劲才安抚好众人的情绪,使得生产恢复正常。 事实上徐乐是故意这样做的,却也是他发自内心的想法,虽然说他算是活了两世,但穿越来大唐到现在才半年不到的时间,在前世也只是活了20多年,所以实际上的经验也就30年不到。 但是前世的华夏经济发达,科技繁荣,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和电视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致使徐乐懂得很多收买人心的方法。 但他又不只是为了收买手下的人心而去做那些事,只能说是多个目的吧,达成共赢的局面。 从正式接任少帅,领导领队开始,他从不认为为将者需要和战士同吃同住。 他大力扩大军功制度和军官等级制度! 人家能坐到军官的位置,自然有他的独特之处,所以军官能够有独立的房间,能够有自己的炊事班,能够拿着比别人高数倍的军饷,甚至团级以上能够自由婚姻。 而战士羡慕这种生活的话,那你就在作战的时候出力,为了刺激战士的士气,独立176师的军功奖励是全大唐最高的,击杀普通士兵不仅能获得敌人的全套装备外,还能获得5个大洋,在此对比下,每月1块大洋的军饷显得微不足道了。 徐乐为此专门进行了第三次军功奖励改动,在原有奖励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直接击杀的军衔限制提高到了上尉,以后只要是敌人校级军官以下都可以直接击杀,一名敌人上尉足足值300大洋。 而且俘虏伪军的可以获得同等奖励! 军功积累足够了就可以直接提升军衔,不需要积累军龄! 在保证所有战士吃饱穿暖的前提下,后勤部还额外成立了一个部门,专门面向部队出售各种食物,比如卤牛肉,猪头肉,香烟,白酒等。 战士们手上宽裕了,总得有地方花钱吧,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部队欣欣向荣发展。 而后勤部的物资大部分都是在周围百公里范围的百姓手上购买,或者到鬼子占领的城镇购买,有专人负责,从未出现过差错,车辆肯定不能出现在那些地方,倒是正好让部队的骡马发挥了价值,这样也不会引起鬼子和伪军岗哨的注意。 ...... 独立176师在快速发展,鬼子和晋军同样是在紧锣密鼓的排兵布阵,黑风寨的事情似乎并没有引起鬼子的注意,又或许鬼子暂时没有功夫去管,也或许是有别的原因。 整个晋省南部,甚至是中部地区的鬼子都在频繁调动,同蒲铁路往返的火车数不胜数,无数的军需物资往解县周边集结。 而中条山地带的晋军也在大批量整顿,陕省的晋军部队也在往其移动,国卫军两个军的主力也在往豫省北部的黄河沿河集结。 鳄省的国卫军部队和一些地方部队也在往潼关附近聚集,这是陇海线和同蒲线交接点的最后防线,是关中连接西北、华北和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拥有战略意义。 然而晋军从176师得到了关于74师的反水情报后却没有传出任何调查的动静,倒是本该承担侧翼的74师有了些许调动。 部署位置并没有变化,晋军军部以前沿阵地缺少重火力为由,将74师的炮团和一个步兵团给调走了。 本来74师的部署位置说重不重,说轻又不轻,承担着侧翼安全的同时,还得保证前线晋军主力出现异常,而为其保障后撤道路。 鉴于此,这样的调动并没有引起人的怀疑,但是74师的师长魏诚却开始有点起疑了。 “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啊!” “师座何出此言?咱们确实用不上炮团,军部将咱们的炮团调走也合乎情理啊!” 魏诚也仅仅是有些起疑,他微微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总感觉这一切过于顺利,过于合理了!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各师都已经完成了部署,这种情况下还调动部队,这是忌讳。 而且小鬼子跟我们的联络员一直是山口惠子那个女人,那可不是个小角色,在这种关键时候,怎么会让其手下来代替她跟我们接头呢?” “师座,你会不会想多了?毕竟大战在即,各关卡都查得很严,山口惠子作为小鬼子的高级特工,肯定不愿意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亲自前来,反正咱们反水的事宜早就详细计划好了,现在也就是做一些临时补充而已,她也没有必要来了。” “或许吧,这次大战关系重大,大唐军队投入了差不多20万兵力,我晋军虽然明面上是主力,但实际上的主力是国卫军的中央军精锐。 这将会是场影响浩大的战役,如果战败,结局好的话还能守住永济和芮城,结局不好的话,只怕整个晋省都会落入小鬼子的手里。 我是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了,所以才冒着大不讳跟鬼子合作,此事决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我74师两万将士不会有好下场! 对了,此前山口惠子似乎说过要去联络黑风寨的老刀把子,让对方趁乱消灭周边的零散游击队,可有此事的消息?” “师座,那也是山口惠子说说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