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馒头经济学 (第1/1页)

面对馒头大姐的意外操作,蔡根感觉思路有点跟不上, 麻木的点头,表示赞同。 得到蔡根的认同,大姐更精神了,用手一指隔壁的摊位, “看见没,知道他咋没的吗? 做生意,不能坏心眼,想靠价格把我挤黄, 他一家独大在早市称王称霸,控制产品价格,割韭菜,做梦。 我不赚钱也跟他耗着,咋样,耗没了吧? 老弟,看你面善,不像以前卖馒头那小子, 带着眼镜装斯文,实际是个平镜。 来,姐多给你一个。” 说完,大姐往蔡根的馒头袋里放了一个馒头。 蔡根立马就有赚了五毛钱的感觉,有点怪异。 原本只以为是一个馒头摊,比较有名,经济实惠, 看似平常之下,还有这么多套路? 有这思维,去大城市扎钱融资做高科技多好? 蔡根弱弱的问, “那,他是干黄了?资金链断了?” 对于蔡根的猜测,大姐一脸鄙视, “一个卖馒头的,扯啥资金链? 只不过,陷入了恶性循环里,自己被自己困死了。” 恶性循环?蔡根用力的去理解,卖个馒头,这么多说道吗? 还是说,那个戴眼镜的年轻老板想多了? 大姐看蔡根好像没明白,正好自己的话匣子还没关上, “他用半价去卖馒头,即使有利润也是薄利,很薄那种。 因为价格有竞争力,所以销量高。 销量高对产品的需求量就大。 那么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就更多。 薄利多销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在人工很贵,真的很贵。 没有什么划时代的新技术来降低产品成本, 他的行为就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 又不是资本运作,玩法不一样。 然后,他自己给自己建造了一个物美价廉的围墙, 最后封顶,把自己困死了。” 蔡根明白了,真的被大姐说明白了, 心里全是钦佩,这小生意经分析的,透彻啊, 递给大姐一颗烟,献媚的说, “希望那小伙能够吸取教训吧, 别那么急功近利,又不是在做高科技。” 大姐点上烟,看向隔壁的方向,眼神中竟然充满了可惜, “这个教训比较惨痛,不舍得雇人,自己硬挺, 最后,钱没赚多少,三十多岁,过劳死了。” 啊,死了?累死了? 真是一个执拗的人! 何苦那么为难自己呢? 对自己服个软不行吗? 跟自己和解那么难吗? 蔡根感觉自己没出息的想法,也不是那么没出息了。 “大姐,这番分析,很是通透啊,您以前干啥的?” 被蔡根这充满恭维的一问, 一股别样的气质,出现在卖馒头大姐的身上,自豪的说, “以前我在农村的时候,是大队会计, 这都是经济规律,一通百通。” 蔡根无语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 “恩,大姐您忙着,我吃完再来。” 说完转身要走,大姐连忙又给蔡根袋子里放了一个馒头, 好像是对蔡根认真听这么久的奖赏, “成,你啥时候来,我都在, 我家的馒头,距离百年老店,还有81年。” 蔡根连忙道谢,走出了早市。 老派人做买卖,还是有一定的规矩和思路的, 人家是想做百年老店的啊, 不急不躁,很稳当,不赚钱我就不卖。 和大姐相比,那个过劳死的眼镜小伙,就不那么明智了, 太着急,就像一个搅屎棍。 想到这,蔡根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嘴巴, 死者为大,希望他下辈子能想开吧。 回来的路上,蔡根脑子里一直是那大姐的话,对自己很有启发啊。 以至于路过银行门口的时候,蔡根都没注意看要饭大妈,就像一个陌生人, 以前没有交集,以后也不希望有什么交集。 回到店里,还不到六点,做早饭还来得及, 蔡根站在吧台,抽起烟,陷入了沉思。 自己是不是也有点硬挺了呢? 生意不好,辞掉员工,自己上阵, 每天苦熬,会不会也过劳死呢? 钱没赚到,人还没了,自己有那么执拗吗? 道理自己都明白的,怎么潜移默化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呢? 原本还有点飘忽的想法,认为做了好几年的店,不干了可惜, 今天,经过早市大姐的点拨,还有那眼镜小伙的例子, 蔡根终于下定决心,不扯了,年后转型,不干了。 至于别的干啥? 蔡根拿出了祖辈传下来的的推诿大法, 年前不论,年后再说! 寒假刚开始没多久,老婆圆圆课时安排比较多, 每天带着团团恢复了日常。 只是假期不来吃早饭,不用起那么早。 没有了特定的任务,蔡根做早饭也很敷衍, 毕竟现在年卡用户只有贞水茵。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