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半渡而击 (第1/3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大人!对面的宋军营地已然空无一人!只留下山角处的几顶营帐,而且营地中并无埋锅造饭的痕迹,无法断定宋军营地的驻扎人数及离去的时辰。”

派出去的哨探不多时便折返回来,向耶律斜轸汇报了宋军营地的探查结果。

“什么?”

耶律斜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马上下令增派哨探扩大探查范围。

“这不可能!早些时候还有宋军游骑在附近巡弋,怎会一下子便消失的无踪影!”

耶律沙闻言也是大吃一惊,北院大王刚刚抵达之前还看到有好几队宋军游骑在对岸四处游弋,怎么可能一转眼整个营地的人都就此消失。

“怎么不可能,观这情形,宋军其实早就已经撤走了,只留了几队游骑在这里牵制。”

果然,回来哨探验证了此事,一直向前搜寻了三十里也没有发现宋军的人马,依着道路上大队人马踩踏过过的痕迹来看,宋军离开应对不会超过两天。

这就没错了,宋军定是探知了我军后援将至,自知抵挡不住,便早早撤了回去。

耶律斜轸当即命令大军迅速渡河追赶宋军,若再拖上几日,怕宋军又在前面险隘出挖壕垒墙阻挡我大军前行,再者太原城此刻也是危在旦夕,得尽快赶去牵制宋军主力才好。

于是,挖了小半的引水渠也不挖了,全军迅速行动起来,主力在前,渡河后先行一步欲追击宋军,同时派出大量哨探扩大探查范围,以免再次中伏,

然而,前面的主力大军刚刚在前面扎稳脚跟,后面紧随的粮秣队伍还没来得及渡河,便听得后方马蹄声隆隆,有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朝着这边的粮秣队伍冲杀而来。

还没等这边的辽军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那一队数千人的骑兵队伍便已在百步外站定,架起了火箭。

敌袭!

敌袭!两个字如开窍一般在王浩脑中蹦了出来,抖了两下肩膀打算找借口尿遁。

然而看边上的赵老大似乎完全没有一点担心的样子,嘴角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

杨延昭看着王浩紧张的神情,小声解释道,“王大哥,那不是敌袭,且不说这边阵容严整,蓄势待发,并不惧大队人马来袭,即便真有敌来袭,也不会排成这样的一字长龙阵,如此战法无异于自跳火坑,不会有将领糊涂成这样的。”

王浩听罢,尴尬的抹了两下衣襟擦去了手心的冷汗,异常镇定的解释道:“哥只是好奇来人是谁,没有紧张!”

赵老大听了杨延昭的话微微点头,接着听到王浩厚颜无耻的解释,又微微摇头。

待那队人马跑的近了,才从队伍中竖起的军旗上看出原来是宋军的骑队,这八成是前去堵截辽人援军的队伍返回了。

只是这马队看着声势浩大,然而好多马却并没有人,只是空马,粗略一算,这回返的队伍比出发时至少少了数千人!

看来是一场惨战呐,但至少大部分都回来了,不知道青山他爹如何了,有没有安全回来。

“走,随朕前去看看。”

正愣愣的想着,就听赵老大丢下一句话,自顾朝坡下行去,王浩几人赶紧跟了上去。

“陛下!末将不辱使命,于石岭关大破辽军……”

马步军都监郭进满怀激动的向赵匡胤粗略禀报了一下此次设伏的战绩。

王浩也在一旁竖起耳朵倾听。

破敌万余,渡过河的基本上给全歼了,斩获了数千匹上好的战马,貌似还杀死了辽国的几员大将,甚至还有个什么王。

几千换一万多,的确算得上是大胜了,只是辽人自己从不曾见过,而己方的军队,当日则是目送着他们出发的。

这么一来一回,就少去了几千人,这大概就是战争吧!

杨延昭看着众人脸上藏不住的激动之色,心中愈发的忧虑起来,虽然自己对辽人并无好感,死多少都不关他的事。

然而此行他们终究是来驰援北汉国的,加之此次设伏破敌的计策还是自己首先提出来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都搞不清楚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了。

“眼光放长远一些,这或许是个好的开始,。”

王浩拍了拍杨延昭的肩膀,低声安慰了一句。

杨延昭情绪很低落,扭了扭肩膀,没有理会王大哥。

唉,可怜的娃呀,这其中内情,若被他爹得知,少不得一顿板子。

目光在人群中逡巡一番,并没有在几名将领中看到青山他爹,王浩不禁又担心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