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这信根本不是报社写的 (第1/1页)

好书推荐: 蝴蝶标记

老头听见王宇这话,愣了一瞬,可很快就反应过来。 “多,家家户户都养鸡。 要说你来的是时候呢,最近也不知怎么了,村里的鸡都不下蛋了。 母鸡不下蛋,就干吃着粮食,好多户人家都不想养了。 正好你来,就杀给你吃。 唉…所以说年轻人还是要读书,就像母鸡得要下蛋。 现在日子好了,也不需要他们下地干活,如果再不读书,成日里闲着,都还不如一只鸡,还能杀来吃肉…” 王宇突然觉得有些头疼… 这个老头对读书是有什么执念吗? 张口闭口就是读书,不管聊些什么,都能扯到读书上来… 可一想到自己还要吃他们村子的鸡,他又觉得不好反驳什么。 毕竟这老头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就好像自己不读书之后,也是整天在家游手好闲。 想着想着,他竟然觉得自己被这老头说动了… 正琢磨着有没有重新读书的必要,老头却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面前依稀出现的土路,“这就进村儿了。” 王宇突然觉得之前那种压抑的感觉又来了。 土路朝上,沿着走了没多远,又急转直下。 路边也依稀的有了些人家。 或许是这村庄地势有些低洼的关系,看起来阴恻恻的,明明是初夏,王宇却是止不住打了个哆嗦。 老头真就是十分健谈,一边走,一边和王宇聊天。 “咱们村大部分都姓吴,据说老早之前是给一个什么大官守墓的。谁知道呢…” 虽然他健谈,但却也对王宇有所隐瞒。 他们确实都是守墓人。 抗战时期,小日子不知道从哪听说了这个传言,派了好多人在山里搜寻都没个结果。 却意外发现,村子后山竟然有煤。 于是驻扎下来,征用了村里的男丁上山下矿。 女人的结果自然不必说。 后来解放了,小日子走后几年,村里人发现他们好像受了莫名诅咒一般,村子里竟然陆续出了几个傻病儿。 开始他们以为是男人在矿里待的时间太久伤了身子。 可后来改革开放,县里来了大夫,告诉他们这些痴傻病儿,是近亲结婚的结果。 好像是说什么他们闭塞在这山里太久,什么基因导致的。 还说什么国家刚刚颁布了什么法,不许近亲结婚。 可他们对吴家村却是不可能背井离乡。 于是便起了坏心思,从外头买卖妇女回来。 女人生了孩子,就踏实了,慢慢的,也就不想跑了。 这不今年,他儿子想了个法子,谎称村子里有怪事,从县里小报社骗几个记者来,由老头去接。 男的如果被没儿子的人家看上,就卖了,如果没看上,就拉去祭祀祖先。 女的自然就是给村里的光棍当媳妇。 老头正絮絮叨叨说着话,就见中年汉子挑着个铁桶和他们迎面而来。 目光先是下意识落在水鱼身上,又去看老头,“富贵叔,回来啦。” “哎呀,铁生啊,这不是上外头去接记者了嘛…你这又是要去浇地啊?” 被唤作铁生的中年汉子点点头,看向水鱼的眼神却是有些不怀好意起来。 王宇有些不高兴,朝着吴铁生狠狠瞪了一眼,把水鱼往自己身边拉了拉。 对方却好像完全不在意,面上似笑非笑的和他们擦身而过。 吴富贵习以为常,没有继续理会吴铁生,而是和王宇继续拉起家常。 “别看铁生人高马大,四十好几了,还没娶媳妇呢。脑子有点不好…” 他说着神神叨叨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你看最近这天,虽然确实是旱,但是从那边屋头扯根管子也就把地浇了。 他偏偏就得一桶一桶的往地里挑水,劳力都这么耽误了。 他老娘岁数也大了,眼下他家也攒了千八百了…估计也就快有媳妇了。” 又絮叨了一会儿,就见前头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平房。 粗算下来,大概有四十几户人家,一共三趟。 房子虽然各不一样,但还算整齐。 只是路比较窄,依附在这些房屋旁边,好像一个歪歪扭扭的王字。 吴富贵指了指头上的一间大瓦房,语气很是热情。 “这就是我家。” 刚一进院儿,他就扯着嗓子朝里面喊,“出来了婆娘,人带回来了!还带回来个姑娘…” 话音刚落,屋里出来个婆子,圆乎乎的,身上系着个泛着油光的黑乎乎的围裙。 “呀,行啊老头子,不是说只来个记者,还有意外收获呢?” 王宇一愣,这话听着不对啊,头一次听说用“收获”来形容客人的… 水鱼却并不在意,朝着婆子笑着点了点头。 这一笑,婆子直接愣了… 水鱼本身就是狐族,虽说此刻穿着中规中矩也并不暴露,但举手投足还是有股子狐狸精的媚态在。 一笑更是让人骨头都酥了。 这是狐狸一族的天赋,也是弊端。 因为媚态天成,所以一旦幻化人形总是难免引人觊觎。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