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灵魂出窍 (第1/2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别人可以通过眼睛,看到另一个人的情绪,感受到对方的情感。渐渐的,眼睛就有了灵气。 曾经有一个书生得了眼疾失明了。当他沮丧困顿时,友人推荐他到寺庙听佛音,诵读经书,消灾解厄。一开始他还很烦躁,后来居然能将整本经书背下,日夜诵读,并专研其意。 若干年后,书生竟然达到了“万缘俱净”的境界。 有一日,他照常在家里念经,突然他听到有说话声。 “这里太黑了,好无聊啊。” “那我们去花园看花吧,透透气去。” 书生感觉到自己的鼻孔钻出来两个东西,会爬会动,还会说话。它们先是讨论关于周围的景象与现实相符,接着又商量住到一起。 “这进出的通道太弯曲了,不如我开一扇门?” “我这里墙壁太厚了,你打你那边的。” “好。” 其中一个小东西凿开眼上的厚翳,书生的左眼突然重现光明,他隐约看到他的鼻尖处站着两个模模糊糊的小人。 两小人一起跳进他的左眼,消失不见。 书生重见光明的左眼变成了复瞳,视力相当敏锐。虽然只有一只眼睛,但是他依然兴奋得不得了,更是感叹万物之神奇,心中不免震撼感激,从此以盛德为乡人所传颂。 那两小人兴许就是目灵,书生诚心向佛,使得目灵现身。目灵见其可怜,于是使其重见光明。 目灵,就是指眼睛所汇聚而成的灵气,不是每个人的眼睛都有灵气,没有灵气也不妨碍视力。 现在很明显,崔峰的眼睛有灵气,有什么东西拿走了他的目灵。 周安安看到崔峰的眼睛空洞洞的,里面一片黑沉。 她的话刚出口,众人就大惊失色,目灵,这是闻若未闻的东西啊。 于是周安安把书生的故事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理解成,是眼睛的灵气。有人有,有人没有。” 崔太夫人颤颤巍巍地走到儿子的身边,紧张地打量他的眼眶,顿时老泪纵横,“原来,原来我儿不是生病。是何人要害他?!要害我们崔家!” 崔老太爷也怒气冲冲,直言要害他儿子的人好看! 他们二老已经下定论,肯定是有人通过歪门邪道要害他们儿子。不然,好端端待在眼睛里的东西,怎么就会被拿走了呢?! “神婆,那我儿的眼睛还有得治吗?这,这灵气被拿走了,怎么就失明了呢?你刚刚不是说,有人没有灵气吗,没有的人也能看到东西啊。” 周安安说道:“一开始就没有,肯定无妨。但是已经生了灵气,灵气和视力融为一体了,之后再被夺去,自然就会失明。” 崔太夫人哀求道:“求神婆救救我儿子,你需要什么,崔家都全力配合你,事后无论成不成,都必有重谢。” 崔家其他人也在一旁请求。 “你们先别急,崔老爷的目灵被拿走,之后又频频做怪梦,这两件事肯定是有关联的。等今晚,我看过他的梦境再说。” “好,好。” 崔夫人上前去扶起崔峰,夫妻俩脸上都有些激动欣喜。毕竟之前以为是风寒造成失明,那只能一辈子当瞎子了。但是现在听神婆所言,居然是目灵被拿走。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目灵能回来,崔峰的眼睛就能看得到了?比如故事里的那个书生,两小人能出去玩,还知道回来。 简单地看过了当事人的情况,周安安和刘良就在崔家暂时住了下来。连日来的舟车劳顿,让他们一沾床就睡得昏天暗地。 睡醒之后,崔家特地为他们二人备了一桌酒席,崔老太爷亲自作陪,祝贺刘良中举,也感谢二人的到来。崔老爷和崔夫人也在一旁举杯,丫鬟婆子伺候周到,推杯换盏间,极尽热情。 入夜,周安安让崔峰像往常一般入睡,无需多做什么,梦里该去的地方也照常去,就当她不存在。 因为崔峰双目失明,又接连做怪梦,所以他一直都歇在自己的书房内。 “那神婆需要到书房守着?还是安排个靠近峰儿的地方?” 周安安摇头,“不需要,一切照旧,你们也回房吧。” 说完,周安安拉着刘良回到了崔家安排给他们住的客房,崔家其他人看到神婆走了,面面相觑,心里都猜不透神婆会以何手段看到崔峰的梦境。 等回到房间,刘良才说:“你是打算灵魂出窍吗?” 周安安点点头,“没错,我怀疑崔峰不是做梦,他应该是灵魂出窍了。至于灵魂去了哪里,今晚我跟着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良捋着胡子,作思索状,“他的灵魂反而能视物,真是奇怪。又会是谁拿走了他的目灵呢?他的灵魂隔三差五地出门,去树林里干什么?是受到什么牵引......而且每次都是看到跳跃的白光......白光......噢......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说说看。”周安安看着他,作鼓励状。 刘良说道:“你总说人的灵魂是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身体,即使是死亡。除非是死后有什么冤屈、或者被勾走,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执念。 我猜,那白光就是他的目灵。目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