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刘家村旧事 (第1/2页)

“难道,杏儿让疯婆子去当刘寡妇的替死鬼?” “谁知道啊,疯婆子以前对她们母女可坏了,说不定杏儿怀恨在心呢。” “哎,这…这真是…” 村民们议论纷纷,对杏儿谴责的同时,也没一味地偏袒疯婆子。 总归,孤儿寡母在任何一个世道,在百姓眼里都是最弱的群体。 刘寡妇的丈夫是刘胜,夫妻本来都是老实勤劳的庄稼人,每日起早摸黑,家里的小日子过得也算顺心。 然而,一场徭役,带走了刘胜的命。 当时刘寡妇刚生产不久,忽闻噩耗,差点跟着一起去了。后来,为了襁褓中的女儿,还是咬牙挺了过来。 刘寡妇为照顾女儿,月子里仍强撑着下地干活,且在夜里还会做一些缝缝补补的小活,以此贴补家用。村里人心善,也不忍看孤儿寡母受罪,便时常接济,母女俩倒也不至于挨饿。 以前的周安安也时常接济她们。 疯婆子姓张,以前大家都叫她张婶子。少女时和刘寡妇同时议亲,议的还都是刘胜。当时少女的张婶没看的上孤家寡人的刘胜,她选了在家中排行最小最受宠的刘兴,以为进了夫家门也能跟着享福。 谁知道,婚后日子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甜。刘兴家境不错,但是为人好吃懒做,兄嫂早就对他不满了,张婶嫁进去也受了牵连。 刘胜虽孤家寡人,但上无公婆,下无兄嫂弟妹,刘寡妇日子还算舒心。 于是,心胸狭窄的张婶越看刘寡妇越不顺眼,在路上遇到,都是横眉冷对,说些冷嘲热讽的话。 刘胜在世的时候还好,张婶不怎么敢造次,可自从刘胜去世后,张婶见没人给刘寡妇娘俩撑腰,明里暗里没少欺负二人。 周安安想到这些村里家长里短的往事,看着蹲跪在床边的刘杏儿,叹了一口气。走过去把刘杏儿扶了起来。 刘寡妇死的时候还算安详,面上没有痛苦之色,只是现在尸体已经僵硬发青。 “大家先帮忙刘寡妇收敛吧,然后把后事先办起来。不管怎样,刘胜夫妻生前在咱们村子里,也是老实本分人。” 村长刘林也想起刘胜,不管他女儿咋样,都不该让他守寡多年的媳妇,死了还要躺在这里遭受非议。 “大家,搭把手,先把刘胜媳妇的后事操办了。刘旺媳妇,你和杏儿一起帮刘寡妇整理整理。” 村长和秀才娘子发了话,大家都停止说闲话,忙碌了起来。 妇女们帮忙收敛,汉子们在外搭棚子,有人去买棺材,有人去杏儿的夫家通知她丈夫过来帮忙。 一顿忙活,半下午的时候,刘寡妇的灵堂就搭好了,她躺在棺材里,刘杏儿穿着麻衣跪在棺材前,单薄的身影显得很可怜。 正当大家觉得没什么事,要离开时,就见刘杏儿低着头站了起来。 她转身对着村民们跪下磕头,整整磕了三个响头。 “谢谢各位叔叔婶婶帮忙,谢谢大家。” 刘杏儿再次抬头,已是泪流满面,红肿的双眼,显得她脸色更加苍白。 “是我,是我害死了疯婆子,张婶。” 刘杏儿此言一出,人群中又一阵哗然。 “哎呀,这孩子怎么……” “为了自己娘活,也不能害人啊。” “先听听她咋说吧…” 周安安站了出来,说道:“大家先静静,我们听听刘胜闺女咋说。大家也别激动,该受的惩罚,她已经受了,没人能糊弄得过鬼差。” 刘杏儿似乎想起什么,身子一抖,抿了抿嘴,把实情说了出来。 “我娘守了一辈子寡,吃了很多苦,还好有大家时常接济,我们才没有饿死,我才能长大成人。但是在我小时候,张婶经常地欺负我们母女……” 不止如此,在看到小小的刘杏儿在外玩耍的时候,她也总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臭骂她一顿,还会将其手里好吃好玩的给抢走。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有年夏天刘杏儿跟着刘寡妇到河边打水,当时张婶也在。刘寡妇不想跟她有什么交集,就远远躲着,想等她打完水再说,可还是被张婶给注意到了。刘寡妇没办法,只好讪笑着上前打招呼,并让刘杏儿在原地等她。 刘杏儿躲在一棵树后,看着娘亲在张婶面前低三下四,二人也没啥深仇大恨,谁曾想在刘寡妇打水的时候,张婶竟然悄悄走到其身后,将她推到了河中。 看到这一幕的刘杏儿立马冲了出去,她哭着将张婶推到一旁,张婶一脸不忿,骂骂咧咧走开了。好在河水不深,附近正好有几个路过的村民,刘寡妇这才没有危险,只是受到了惊吓,回家躺了三天。 刘杏儿很是生气,就打算告发张婶,却被刘寡妇拦了下来。他们孤儿寡母,无人撑腰,无人帮衬,但张婶却有夫家娘家,真要惹急了,吃亏的恐怕也是她俩,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 也可能是报应,那事过去后没多久,张婶在外出的时候不小心摔到了脑袋,就这样开始疯疯傻傻的。 “不是我整的。”刘杏儿看到村民怀疑的眼神,连忙辩解,之后又咬牙切齿地说:“就是报应!她活该!” 没了张婶,刘寡妇母女的日子好了不少。 刘杏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