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可是那仇恨,是前世的,不是今生的。

以前世之事,伤今生之人,终归是别扭。

但也就因为这样,她才会格外不甘心。

道理这事情,有时候真的不想懂,也真的很厌恶到此时,还要讲道理给自己听的自己。

那是她心中最深的恨意之一,偏偏如今的她满心委屈,也没办法寻人一诉。

现在的她,只想找个安静无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心中这一难过,她赶车的姿势就不太对,这牛车歪歪斜斜的,好容易才到了城门口。

所幸越往城门去,人就越少,才没有闹出更多的事情。

只是守城的军士见她面色苍白,还懒懒地不想说话,都觉得奇怪。

而不久后,吴县令也到了城门口。

那守城的军士更奇怪了。

这县令大老爷不好好过端午节,这是要去哪儿?

“吴大人,再过一个半时辰,可就要锁城门了。”守城的军士好意提醒道。

吴灵均“哦”了一声:“我带着令牌,不怕的。”

守城军士听见,以为他又要去哪个村子探访,便笑着奉承了一句:“吴县令如此勤勉,怪道我们将军都佩服您哩。”

吴灵均微微一笑,抬步出了门。

而谁都没发现,一个穿着碎花裙衫的女子,带着个小丫头,就在不远处的街口,看着吴灵均出了城门。

“你说,哥哥跟着李花儿出城,是为什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起哭吧

这鬼头鬼脑的女子,正是吴灵均的妹妹,名叫吴二娘的。

她本来这段日子身子不太好,不过端午时节,还是缠了母亲,出来逛了。

吴二娘身后的小丫头叫稚儿,呆头呆脑地,听见吴二娘问,她也就会摇摇头:“奴婢不知道。”

吴二娘撇了嘴,嘟囔道:“娘说得还真对,哥哥一回来,第一个案子就是帮她,可见她是要勾引哥哥的,哼!我这就回去告诉娘!”

说罢,转身就往县衙的方向跑去,丝毫没有之前病恹恹的样子了。

稚儿连忙跟在后面,还差点儿被裙子绊了一跤。

“笨死了!”吴二娘对稚儿气道。

稚儿傻乎乎地一笑,依旧懵懂着,不明白“自家大少爷第一个案子是李花儿的案子”,和“李花儿要勾引自家大少爷”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她甚至不太懂“勾引”这个词的意思呢。

……

而眼下,吴大少爷并不知道县衙后院马上就要起火的事情。

他出了城,跟着李花儿的牛车,足足跟了一里地。

而赶车的李花儿,如今心思烦乱,别说县令大人跟在自己身后,便是杀手刺客或者金山银山跟在身后,她也不会多看一眼的。

也就是因为心情太过恍惚,所以有好几次,李花儿差点儿将牛车赶到官道两侧的林子里去。

而就在她第五次将车子赶偏的时候,忽觉身边一个人影飘过。

还没等李花儿明白过来,那人就一把抢过了她手中的鞭子,帮她勒停了牛车。

大青牛很不开心地“哞”了一声,停在路边。

李花儿吓了一跳,这才醒过神来,泪眼婆娑地看过去,才发现来人是吴灵均。

“当心点儿。”吴灵均对她咧嘴笑着,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

“县令大人?”李花儿没想到他会突然出现,呆呆地叫了一声之后,才记起来方才他也在那儿看了全程。

这也是个心思澄明的人,还不知道心里多疑惑呢。

是以李花儿低下头,不说话了。

前世今生,她还让人见过她这等狼狈的哭相呢。

吴灵均却很是平静,一句不问她究竟怎么了,只是拿着鞭子,指着后面的车,道:“你坐那儿。”

“什么?”李花儿没反应过来。

“你坐过去。”吴灵均又说了一次,还拍了拍车后没来得及收起的软垫。

李花儿难得没多说话,只是略微有些茫然地下了车,坐在了车后。

吴灵均侧身坐在了车上,开始赶车。

李花儿呆坐了一会儿,这才明白过来,忙道:“县令大人……”

还没等她说完,吴灵均已经开口打断了她:“第一,你不用总叫我县令大人,听着别扭;第二,要哭你就哭吧,我听不见的;第三,还有好几里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