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高逆,好学鬼语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要说这人,什么情况下容易输得最惨,就是懂一点,懂不全,但是瘾大的时候。就像打牌,刚开始学的时候最好玩,但也是学费交的最多的时期。 既然做了晋绥军,做到了中高层,时不时分析一下国际形势,那是家常便饭。 这个时期从全球来看,三德子那战线划的是真漂亮,鬼子南洋、太平洋两面开花。在东北更是重兵集结,隐隐有配合三德子两面夹击之势。 在内地,伪满、伪蒙、汪伪、华北临时政府等等,搞得跟联邦一样,还是有点要成气候的样子。 反观抗日战场,目前9战区,守中取胜,也能拖住鬼子,但是真就是防御战,守住一百次也不是赢,输一次就真输了。 晋冀鲁豫察,八路倒是越来越活跃,不过当下只有晋东的太岳、晋东两部有野战决战能力。像晋察冀,大确实大,横跨三省,往下细分,十几个军区,十来万人,一来散,二来后勤补给不足以支撑决战。 就像是绝境中少有的高光时刻一样,只要“钢军”第五师团这样的部队,收拾完小美子回来,带头打一波就能解决。 思想上,不少晋绥军的人都是动摇的,毕竟这一片,换个门面是常有的事,像老傅,能打了自己分裂出来一个绥远系。 “在哪里不重要,关键是要能发展。”这是很多人内心的想法。 比较出名的,就是现在在忻口待命的伪军“刘英部”也叫“自治军”,就是跳槽跳的好啊,现在编制一军三师,鬼子发钱发枪。 这哥们现在是这些人的榜样,明显是个“跑江湖的”,侍奉过的主子多了去,多数就是挂个名号,混口饭吃,给的多也偶尔出出力,先后跟过冯玉祥、阎锡山、张作霖,反正谁当红就跟谁,鬼子来了,这玩意也就“顺应历史潮流”站在膏药旗下。 因为确实在这方面有经验,给他自治军番号的时候,手底下兵力2900人(一说5千),也就比钱伯钧好点啊,人鬼子来找钱伯钧的时候,开口第一句是个上校团长,这里就有差距了吧。 尤其以驻扎娄烦的某师,师长高德地为主,经过一番分析,认为还是鬼子那边比较有前途,私下里经常邀请朔州的“鬼子语老师”过来讲授鬼语。在鬼子那边,叫做“学习文化”,鬼子那边很高兴,派的很频繁,各种学术特点的都有。 在这边,美其名曰,从根本上压制鬼子!藐视鬼子!搞得他老婆意见很大,已经给宋夫人写信哭诉了。 手下这个师,辖三团,兵力5400多人,他奶奶的,这不得整个集团军司令当当,最近一段时间和鬼子接触越来越频繁。(后续有解释) 阎老西也不傻,明明高德地的师就在娄烦,也要让楚云飞去的原因。 阎:“这个小高,电报这么久不回,是不是又在学...哼,从根本上压制鬼子了?” “军人不去打仗,干些什么也不知道!” 阎,志向远大,或许是生不逢时,这两年老得太快了。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世界第一等”,遥想当年,晋东在阎老西治理期间,也算是初具王气,有兵工厂、有铁路,但总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关。 抗战前夕,有68个整编步兵团,炮团可以一字排开十个,还有一个两师制的骑兵军。太原会战时,还有许多晋绥军独有的编制,什么亲训师、(重)迫击炮师、(重)机枪师、飞雷团、冲锋枪团等,巅峰兵力接近30万。 或许也曾有一扫六合、席卷八荒之志。 现如今,偏安一隅,闹出来10个师凑不出4万人的怪事。 心理上,落差是极大的。鬼子就是想用这个东西来策反老西,毕竟晋绥军说到底,就是阎和傅的部队,单独策反下级部队,吃力不讨好。 但是老西这个人,这个民族立场上,还是坚定的,想法也就是白嫖点东西用用。 鬼子频率联系高德地,是想给阎老西一个提示,该加快脚步了,言外之意,关东军入关了可没你什么事了,看在大家都是同学,相识一场的份上,条件也很高,太原或者忻口之中的一处可以完全由老西说了算,名义上,辖整个华北。 高德地也是定襄人,老西多少还是会有点照顾的。鬼子选择的切入点很好。 但是问题在于,老高啊,又精又贪,然后一直上鬼子话课,一点实际的都不说,除了隐晦的表达了最低也要一个集团军的编制,别的都不说。 甚至到后期,只聊风月,不聊其他。鬼子也觉得这小子见不着兔子不撒鹰,把鬼子语老师从特工换成了普通鬼子。 高德地马上发现,教学水平下降太严重,不行,主动学习,主打的就是一个教学质量。 加上这也是鬼子没有太多兴趣的表现。 一时间也就紧张起来了,倒不怕得罪人,主要怕没钱。 终于同意降为三师军,看似差一点,其实拿到手的钱可差太多了。直属华北伪政府,番号救国军第17军。而且承诺如果老西也过来,番号就是集团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