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将幸福拽在手心里

鄭媽媽瞧出她的不耐煩,於是說道,「夫人,外頭都在傳說是大小姐跟外男私奔,您說昨兒四爺為什麼會大動肝火的對大小姐動用家法,八成是被抓回來了。」

如此大的事情,在沈氏眼裡就跟天上掉餡餅一樣,第一反應就是,若是白思若的名聲臭了,對康王府又沒法交代,那自己的菡兒豈非可以替嫁!

雖說名聲上難聽些,可卻是實打實的好處。

等菡兒嫁過去了,自己可就是康王府嫡孫的親岳母,到時候莫說是瓊州,就是東都城裡橫著走怕是都能夠。

原本沉寂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對著鄭媽媽就吩咐道,「你快些去打聽打聽,看家裡頭對此事是如何反應,康王府那邊何時會來退親,若是抓穩了機會,這恐怕是菡兒和我翻身的好時候。」

鄭媽媽跟隨她多年,自然知道她的意思,連忙點頭說道,「夫人放心,老奴這就去打聽,只不過大夫人下了嚴令不許府中下人議論此事,所以怕是要多用些銀子。」

這種時候,沈氏豈會吝嗇銀子,拿出一個壓底的箱子,裡頭放著不少瑣碎銀錢,抓了一把就放在鄭媽媽手心,頗為得意的說道。

「若是此事辦成了,少不了你的好處,我記得你夫家在瓊州也不過是個管事的罷了,等菡兒高嫁進康王府,你就讓你男人帶了孩子都搬過來,給菡兒打理莊子就是。」

鄭媽媽聽了,立刻再三保證,一定盡力辦成此事。

這邊沈氏已經開始想著康王府那海樣流水的聘禮往小院裡抬的場景,那邊康王府里的確是來人了。

上回老王爺請示過陛下後,對外一切事宜就都交到了世子和世子妃手裡,如今來的就是他們二人並蕭慕謙。

下頭人不知發生什麼,只見三人行色匆匆的來,還以為是要退親的。

畢竟外頭的流言蜚語那麼難聽,換在誰家頭上都不會樂意就是。

鄭媽媽使了些銀錢,讓在內伺候茶水的一個丫鬟務必把對話告訴她。

若真是來退親的,那自家小姐就有機會了。

徑直去了四房的院中,見到溫儀郡主的時候,世子和世子妃都心疼不已。

蕭慕謙張口就問道,「聽說昨兒姑父把思若給打了,她如今怎麼樣?傷勢嚴重嗎?我帶了軍中治傷的藥,結痂效果甚好。」

第196章 避禍

軍中令行禁止,稍有不慎就會被責打軍棍,因此這種傍身的藥,蕭慕謙隨時都帶著。

心中對白思若的擔憂分毫不減,若是沈氏看了這場面只怕要氣吐血,蕭慕謙還真是個死心眼兒。

倒是溫儀郡主有些愧對娘家哥嫂,作勢就要跪下說道,「哥哥嫂嫂,此事全都怪我,我沒有約束好思若,才會讓她走錯這一步,但是她真的不是與人私奔,乃是被人挾持的。」

「好妹子,思若也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她是什麼心思我們還會不知道嗎?你這樣說話,可是打我們的臉,放心,今日過來就是同你還有白家的幾位長輩說此事,無論外頭傳的流言多難聽,我康王府與白家的這門親事結定了!」

世子妃的話如同定心丸一般讓溫儀郡主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雖說都知道實情是這樣的,可若是康王府顧及蕭慕謙的臉面取消了這婚約是也人之常情,但白思若這輩子再想嫁人怕是都不能夠了。

「只是思若到底是個女兒,如今名聲這樣在東都城裡只怕也難呆。我們的意思是等謙兒此番出征回來後,就讓他們二人把親給成了,然後思若跟著慕謙去涼州,那裡與東都城離得遠,也沒人會在背後說閒話,溫儀覺得怎麼樣?」

世子妃乃是真心為白思若考慮,經此一事,怕她難以融入這些夫人小姐們的圈子,與其在這裡聽酸話,不如離開此地,三年五載後自然會被沖淡這些事。

溫儀臉色凝重,在認真思考世子妃的這建議,倒是後面走進來的白家四郎揚聲說道,「多謝嫂嫂的好意,思若那也不去,就在東都城裡待著。我白家的女兒做錯事,也受到了責罰,但若是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如此強加在她頭上,她要是走了,只怕會說的更難聽。」

世子妃知道白四郎的意思,可女兒家家的比不得男人,怎麼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敵意?

「妹夫,我知你如今是在氣頭上,也知你白家的風骨,可是思若是後宅的女兒,又是與一群長舌的夫人小姐打交道,平日裡隨便哪一家出點熱鬧都巴不得揶揄死人家,別說思若這事鬧得如此之大,我就怕她挺不住!」

「挺不住也要挺,只要行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