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第1/2页)

衛國公看了他一眼,眉頭微微皺起,到底是活了幾十年的人,他身上的味道如何能不知,大白日的放縱聲色,如此行徑都是讓人有些瞧不上。

只可惜,衛家的全副身家都壓在面前這人頭上,即使他不成材,就是推也要把他推上位去,來保全衛家的榮華富貴,權勢榮耀。

倒是旁邊的杜夫子,人看著不起眼,腦子卻十分靈活。

眼皮耷拉著,卻透著明了的光,上前一步就拱手對著衛國公說道,「國公爺,可是有戰事了?」

他倒是聰明,有此人在九皇子身邊做幕僚,倒也不差。

聽到杜夫子如此說話,九皇子原本還意興闌珊的模樣瞬間來了精神。

比起東都城裡這驕淫奢靡的日子,還是在外征戰來的舒服,光明正大的殺人,誰也說不了什麼。

那股子嗜血的衝動又襲上心頭,仿佛許久未曾開葷的餓狼一般,興奮不已。

「外祖父,是何處?」

「是狄戎。」

九皇子皺眉,「狄戎?小小一支草原上的散兵游勇,憑他們也能掀起這戰亂?」

不是他小看,而是草原上的各個部落都如此,他們強大而又分散,過慣了自由自在的日子,因此從不肯壯大勢力一致對外。

狄戎手裡最多千餘人馬,就這麼一點人還不夠他塞牙呢。

剛起來的興致瞬間又沒了,倒是旁邊的杜夫子略加沉默,而後就問道,「國公爺,狄戎是不是在草原內大殺四方了?」

他倒是聰明,「嗯,鎮守涼州的蕭季將軍派人快馬加鞭的把消息送回東都城來,正巧情報送到老夫這裡,狄戎,或許如今該稱其為北狄了,他們在草原上聚集了約十萬兵馬,如今正磨刀霍霍的向涼州行進。」

十萬!

草原兵馬和其他國的兵馬不一樣,他們向來勇猛,又擅御馬,因此在對陣的時候總是能以最小的傷亡打敗對手。

雖說涼州城向來易守難攻,但駐紮的涼州及其周圍的大晉兵馬也不過才五萬,如此實力懸殊的二對一,勝算小的很。

「所以,外祖父的意思是讓我領兵去救涼州?」

九皇子也不傻,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自然明白衛國公的意思。

「濟州內有二十萬兵馬是剛剛操練完的,陛下一直苦無其沒有可施展的地方,想必這消息要是遞進宮裡,派的就是這些兵馬。裡頭的副將,有兩個已經為我們所用,因此殿下只管安心去,屆時馳援蕭季,保下涼州的軍功定是殿下的囊中之物。」

第172章 孫螽

衛國公說的肯定,是因為一切都已安排妥當。

如今東都城裡的糧倉堆得都放不下了,因此糧草一事也並非大問題,這幾日積極備好就是。

最重要的是,大皇子一派還在歌舞昇平的招待著來賀使臣,九皇子卻出征保衛國土,孰是孰非,一眼就能明白。

既打壓了大皇子一派的氣焰,同時也踩著他們博得陛下更多的好感,如此戰役簡直是上天送來給他們的賀禮。

衛國公冷血無情的笑了一笑,「這消息還得再捂兩日,最好是等到蕭季將軍撐不住了,涼州城快破了的時候,殿下再以天人之姿出現,到那時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於他們而言,邊關將士的性命,百姓們的安居樂業都是小事,靠著這戰役得到最大的嘉獎才最為重要。

「外祖父此舉甚好,軍功面前什麼使臣接待的功績都變得無足輕重,大皇兄若是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所做一切皆為本王鋪路,不知會不會氣得當場昏厥。」

二人眼中皆是對偌大權柄的渴望,全無悲憫之心。

杜夫子見狀立刻提醒道,「國公爺,九殿下,可別忘了,那蕭季將軍視若親子的蕭家二公子可還在都城中,若他在,定會全力以赴的開拔大軍去馳援涼州。」

「放心吧,老夫對他自有安排。保管讓他毀了名聲又毀了心。」

衛國公老辣的眼神中滿是嘲諷,人哪,就不應有弱點,否則,就會被人攥了把柄在手,仿佛提線木偶一般,任人揉搓了。

「國公爺思慮周全,小人佩服。」

「杜夫子無須這般,此次叫你來,還有一事要交代。」

「國公爺請說,小人萬死不辭!」

「古人云兵馬未至,糧草先行。雖說都城內糧食足夠應對西北的戰事,可這路上的損耗和萬一被敵軍偷襲以後丟失的糧草……」

話還沒說完,那杜夫子就明白了衛國公的意圖,立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