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1/4页)

他希望中国队的队长张菁,来解决这个问题。

张菁平时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只是不太在乎其他人地情绪,倒不是真的对这些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在见到了詹姆斯的脸色后,张菁立刻排众而出,冷冷地对正涨红了脸和卡梅伦争辩地王华说道:“够了,王华!还嫌不够丢人么?”这句话虽然说得很重,但张菁是刻意用中文说的,也算是给了王华面子了。

“哼!”因为张菁说话了,王华只得悻悻地闭上了嘴巴。卡梅伦眼见他闭上了嘴巴,不禁得意地一笑。然而当美国人转过身去,继续关注那三个入口时,见到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

只见姜皓星手拿一只手机大小的仪器,正在勘测一条通道。虽然不知道姜皓星手中的东西是什么,但内行的卡梅伦一眼就看出,那仪器上显示的,正是前方的雷达图象。

“这是……”呆呆地看着姜皓星手中的仪器,美国有些神情呆滞地问道:“雷达?”“对。”正在查看显示图像,姜皓星简短地回答。本来他是希望,美国人可以弄清楚前方的情况,也好尽快展开下一步的行动。然而没想到卡梅伦雷达探测距离有限,不但没有查明情况,反而引发了一场和王华的争论。

这样的情况让姜皓星觉得十分不耐,在他看来,所有浪费时间的行为都是愚蠢和不可原谅的。所以在两人争吵之时,姜皓星就用自己制造的微型雷达,探测起前方的情况来。

本来卡梅伦的那台雷达,就已经令英国人惊讶了。可是在见到姜皓星手中的雷达时,美国人的微型雷达却变成了“巨型”雷达了。这样明显的对比,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谁都没有想到,中国的微电子技术,居然发展到这么高的水平了。

特别是那卡梅伦,他一直以美国队精良的设备而感到自豪。现在虽然猜到姜皓星手上的是微型雷达,但心中还是有一丝怀疑。忍不住凑上前去,想要看个清楚。

而美国人这一看,更是大惊失色。原来卡梅伦发现在姜皓星雷达上显示的图像,有一小部分,是他曾经在自己的雷达上见过的。而还有一大部分,却是在卡梅伦的雷达上没有显示过的。显然,姜皓星的雷达虽然体积更小,但探测距离却是更大。那卡梅伦也是个内行,只从显示的范围来看,就知道这中国人雷达的探测距离,要比自己的雷达长两倍以上。

姜皓星一心一意地探测三条通道内的情况,全然没有顾及身后其他人惊讶的目光。直到从最后一个通道口离开,姜皓星才缓缓对巴甫洛夫说道:“右边的最短,中间的最长,长度五十公里。”

听了姜皓星的话,众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而令他们吃惊的原因,一是姜皓星手中的雷达居然有如此大的探测距离;二是这个遗迹的范围居然如此之大。本来,所有人都以为,在沿着走廊前进了五公里后。就算没有来的遗迹的中心地带,也应该算是非常深入了。却没想到前面至少还有五十公里的距离。这个发现让探险队员们感叹这遗迹占地之广外,更是让众人对能否顺利完成这次任务,有了更多的担忧。

“五十公里……”听了姜皓星的话,巴甫洛夫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虽然作为遗迹的发现者,俄国人自然希望这次发现越轰动越好。但连他都没有奢望,遗迹内部能大到这种程度。现在巴甫洛夫的担心,不是能不能在遗迹中有惊人的发现,而是担心这次任务,能否平安顺利地完成了。

不过担心归担心,俄国人倒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在微一沉吟后,他缓缓对众人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把最长的通道作为前进的方向,各位没有意见吧?”对巴甫洛夫的话,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在所有人的概念中,越深入这个遗迹,自然就能越接近其中心。而遗迹中最大的秘密,自然应该藏在其中心才对。

第一章 生物实验室(一)

见没有人反对,巴甫洛夫向众人挥挥手说道:“既然没有意见,那我们今天就在这里休息。现在趁着时间还早,回仓库多带一些给养来。”

这俄国人果然有探险的经验,在得知遗迹的大小超出预想的许多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去多带些补给。要知道姜皓星探测出的通道长度,可是有五十公里长。而且这不过是通道的长度,还不知道到了通道尽头后,前面还有多少要走。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应该尽可能多地带上给养,避免把时间浪费在来回搬运补给上。

对巴甫洛夫的命令,所有人都没有意见。于是队员们分成两组,包括张菁在内的几个女性,以及两名士兵被留在原地,看守装备和原有的给养。而其他人则返回遗迹入口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