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陷入沉默的嘉靖 (第1/3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今天的内阁,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并未有什么区别,在下值以后,严世蕃则乘轿赶往了贡院。

北京贡院,最早建于明永乐十三年,是在元代礼部衙门的旧址上修建而成的,整个贡院由龙门、明远楼、致公堂、内龙门、会经堂等多处建筑组成。

由于当初修建贡院时,朝廷的财力物力捉襟见肘,因此,贡院的那些建筑十分简陋,用来搭建考棚的材料,多为木板,以及苇席。

而由于考生一般使用烛火照明,因此,极易引发火灾,其中最为严重的火灾还得数天顺七年,那一年的科举考试第一天晚上,就活活烧死了九十余名考生!

后来,在张居正的建议下,朝廷改建了贡院,以砖瓦等材料,代替那些老旧的考棚,进而使得发生火灾的概率,减少了许多。

由于贡院只在举行乡试、会试的时候才会开放,平日里,都是被贴上封条,并由士卒牢牢看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倘若不是马上将要举行针对于宗室、勋贵们的考试,贡院的开放,得等到下一次的乡试、以及会试了。

此刻,只见严世蕃下了轿子,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贡院,不由得地打了一个寒噤。

“眼下已经到了六月中旬了,这里怎么会这么冷?”

严世蕃看着眼前黑漆漆一片,且无比阴森的贡院,如此说道。

就在这时,负责管理贡院的官员见严世蕃到来,连忙迎了上来,脸上满是谄媚之色。

“下官见过小阁老!”

严世蕃闻言,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将目光从那名官员的身上收回,如此说道。

“嗯,本官今天过来,只是顺带看看贡院内的情况!”

“明白,小阁老,请随下官过来!”

在这之后,只见那名官员转过身来,看向身旁那几名提着灯笼的侍卫,如此吩咐道。

“你们几个,在前面带路!”

“是,大人!”

随后,严世蕃以及那名官员,便跟随着那几名提着灯笼的侍卫,进入了贡院。

进入贡院以后,便是一股莫名的寒意袭来,严世蕃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衣服。

那名官员见此情形,在沉吟片刻后,旋即向严世蕃解释道。

“小阁老,您有所不知,这贡院的天气,跟外面的天气有着很大的区别,纵使外面烈日炎炎,骄阳似火,这贡院内,仍旧是冰冷如冬!”

“据说,贡院的天气之所以如此反常,则是因为横死在这里的考生实在是太多了,冤魂久久不肯离去的原故。”

那名官员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满是愁苦之色,又紧跟着继续道。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咱们也想过许多办法,无论是请和尚来念经,还是让道士来作法,都没有什么效果,到最后,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严世蕃在听完那名官员煞有其事的介绍后,搓了搓手,旋即给出了回应。

“嗯,这贡院内的天气的确古怪,本官上次担任主考官的时候,便深有感触!”

严世蕃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话锋一转,又紧跟着吩咐道。

“对了,到时候一切照旧,还是按照科举考试的流程来办,听明白了吗?”

“遵命,小阁老!”

严世蕃的话音刚落,那名官员,便不假思索地应声道。

旋即,严世蕃以及那名官员,在那几名提着灯笼的侍卫的陪同之下,将整个贡院,大大小小的地方,都逛了一遍。

待确定其中无异常情况后,严世蕃以及那名负责管理贡院的官员,便离开了贡院。

在离开贡院以后,那股阴冷的感觉,也逐渐消失。

旋即,只见严世蕃转过身来,看了一眼不远处阴恻恻的贡院,暗自道。

“看来到时候得让礼部那边,多准备一些祭祀用的三牲六畜了,毕竟这可是专门针对于宗室、勋贵们的考试,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可就不好了!”

在这之后,只见严世蕃将内心纷乱的思绪压下,乘上轿子,向着严府所在的方向行进。

“小阁老慢走!”

在严世蕃离开后,从背后传来,早先那位负责管理那名贡院的官员的声音。

……

严世蕃在乘坐轿子,返回严府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严府书房。

此刻,书房内,严嵩正颇为悠闲地品着茶,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本刚打开不久的《西游释厄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