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使臣二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迎接使臣乃是国事,国事不可废,哪怕昏死过去,也要走完流程,来人,给张主簿备马。”赵晋语气冷冷道。 吴忧不清楚的是,像张太和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每次迎接达达使臣,昏死几个过去,已经成为了常态。 不管是真是假,哪怕真的昏了过去,按照惯例都会走完流程,虽然有点儿不仁道,可这关系到两国的邦交,如果人人效仿,岂不乱了套? 这个规矩从前朝便定了下来,一直延续到现在,朝廷也想过改变这种情况,可商量来商量去,却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维持固有的规矩。 虽然很坑人,朝廷却美其名曰:祖宗制度,不宜更改。 久而久之,熟悉官场的官员也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可没有人傻呼呼的再上奏。 原因很简单,迎接达达使臣本就是并非易事,无人上奏时,大伙都是轮流迎接,如果你上奏了,无疑成了出头鸟,朝臣的矛头一致指向你,那以后迎接达达使臣,指定是跑不掉的。 这种情况已经是朝廷不成文的规定,像吴忧这种官场小白,自然不清楚其中的门道。 范行舟对此事也不知情,范海辛为官多年,自然清楚其中的道理,可他偏偏不说,明显就是坑娃,坑他自己的娃就算了,连带着吴忧也一起搭了进去。 吴忧明白范海辛的用意,吃一堑长一智,被坑过一次才涨记性,这是在教他们规矩。 可,这也太坑了! 这时,达达二王子达达木用别脚的大夏语道:“赵侍郎,既然你们的官员身体不舒服,不妨让他们离开,本王不会怪罪。” 达达木给吴忧的感觉还不错,至少和赵晋相比,他还是很通情达理的。 赵晋摇了摇头:“二王子,这是朝廷规矩,更何况礼不可废,本官也只是按规矩办事。” 听赵晋这么说,达达木也不好再开口劝说。 得,想离开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跟随队伍把使臣送往鸿胪寺。 一名随从牵马上前,吴忧和范行舟把张太和扶上马,然后跟随队伍入了城。 鸿胪寺在西城区,靠近离湖。 一路之上,外邦友人的到来没有百姓围观,反而都远远的避开,即使有路过的百姓,也捂着鼻子匆匆远离。 吴忧错愕,在他看来,京都的百姓群体,绝对不是什么老好人,平时看热闹不嫌事大,碎嘴子更是肆无忌惮,现在见到达达使臣如过街老鼠般乱窜,着实让他难以置信。 一物降一物,达达使臣才是他们的克星。 中途又有两名官员昏倒,都如张太和一般,被抬上了马背。 使臣队伍行走的并不快,达达木一行原始人更是东瞅瞅西瞅瞅,打量着大夏京都的繁荣。 吴忧和范行舟强忍着干呕,跟随在队伍后面。 范行舟用衣袖捂着口鼻,长长的吸了一口气说道:“吴兄,按照惯例,达达使臣一般会呆七天,我们如果一直陪同,还不得被熏死。” 学着范行舟的动作,长吸一口气,吴忧说道:“不是迎接完使臣,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吗?” 范行舟点了点头:“的确如此,陪同使臣是赵侍郎的事情,足足七日,恐怕这七日将成为赵侍郎一生的噩梦。” 吴忧深以为然的点头认可,心里在为赵晋默哀。 “记得开国时,先皇召见过达达使臣,仅仅一次,便再也不曾召见,后来历代帝王有样学样,只是登基时,象征性的召见一次。”范行舟继续说道。 对范行舟的话,吴忧并不奇怪,反而觉到很正常,见识过达达使臣带来的嗅觉冲击,想召见第二次才是怪事。 “上行下效,有了开头,大臣们也纷纷效仿,官大的倒是可以避开迎接达达使臣的差事,可官职稍低的,只能轮流迎接,吴兄,你运气不错。”范行舟笑道。 对范行舟的调侃,吴忧苦笑,他上任满打满算还不到十天,摊上这样的事情也只能自认倒霉。 两人说说笑笑,转移注意力,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鸿胪寺。 负责仪仗队的差役和官员,连句辞行的话都没有留下,匆匆而去,只剩下吴忧二人和赵晋。 “你们两个留下,使臣远道而来,本官要好好招待一番,你们两个坐陪吧!” 赵晋的话如一盆冰水当头泼下,正打算离开的吴忧和范行舟僵住了。 尼玛,赵晋绝对是故意的。 我是和你的女儿是有婚约,可是我都同意退婚了,是你的女儿对不出我的五行联,这能怪我吗?吴忧在心里疯狂吐槽。 “下官鸿胪寺丞邓放,见过赵侍郎,见过达达二王子。” 鸿胪寺大门处,一名身穿浅绿色官服的官员,见到使臣队伍到来,对为首的赵晋和达达木行了一礼。 一番礼节过后,邓放将众人迎了进去。 正厅之中,酒席早已经准备妥当。 “二王子和王妃远道而来,实在辛苦,本官从醉仙酒家订的酒席,请入席吧。”邓放笑容满面,很是热情道。 相比赵晋,邓放显然自然很多,似乎丝毫感受不到化学气味。 大夏讲究的是分餐制,赵晋在主位之上,二王子和王妃居赵晋左手边的客位,邓放,吴忧和范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