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发难三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武安侯的心思,夏皇岂能不清楚?无非就是打着皇权的名头,给黄滔报仇。 “蒙太祖隆恩,我黄家得到一块太祖亲赐的丹书铁卷,可免三次死罪,祖上曾用去两次,还盛下最后一次。 前些时日,我儿黄滔因犯了错,老臣便用去了最后一次,承陛下恩典,赦了我儿死罪,臣感恩戴德,万死难报陛下大恩。 可是,吴忧这贼子,仗着是京都令的身份,胡乱执法,导致我儿蒙冤入狱,在狱中,更是对我儿用百般酷刑折磨。 可惜我儿身子弱,哪里经的起吴忧这恶贼无休无止的折磨,等我再次见到我儿时,他已经身染恶疾,药食难医,不幸我儿,在残喘数日后身亡,请陛下为老臣做主。” 武安侯先说起丹书铁卷的来历,其实也是在交代他黄家祖上的的功勋,只有立下大功,才会被太祖赏识,赐下丹书铁卷。 然后,又声情并茂的讲述事情的经过,用来博得众人的同情,至于黄滔犯下的罪行,他也只是一语带过。 再然后嘛,就是把吴忧痛批成,胡乱执法的酷吏,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就连吴忧都暗暗赞了一句:好口才! 黄滔的事情并不是秘密,许多人也知道其中的原委,像他这样的纨绔京都也有不少,只是黄滔太倒霉,刚好遇见了吴忧。 武安侯的话,虽然得到了众多人的同情,可是却没有人站出来附和。 纵马撞死了人,被赦免后还不知道收敛,带着一帮狗腿子殴打死者家眷,犯下这种恶行,没人会为他出头。 听完武安侯的话,夏皇一脸的平静,问道:“吴都令,可有此事?” 黄滔的事情,夏皇自然是知情的,他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在给吴忧辩驳的机会。 吴忧点了点头,回道:“确有此事,不过和武安侯所言有些出入,当初,黄滔纵马撞死了人,陛下赦了他的死罪,臣无权过问,我之所以抓黄滔,是因为他当街殴打他人,依律杖二十,收监十日,至于武安侯说臣胡乱执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免死金牌代表的就是皇权,也的确可以免死,吴忧话里的意思很清楚,他并没有藐视皇权,而是以正当的理由抓的黄滔。 武安侯双拳紧握,话语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般:“我儿在狱中遭遇的毒打,你如何解释?” 闻言,吴忧面露无辜之色,对夏皇道:“陛下,臣冤枉啊,臣也下过狱,臣清楚,在狱中,凡是不听话,时常闹腾的犯人,狱卒会偶尔出手教训一下,这也是常事,一定是黄滔仗着自己的身份,到处撒泼,这才招致狱卒的不满,总不能这也要怪在臣身上吧?” “你......." 听闻吴忧的话,武安侯脸色铁青,他从黄滔处听说的结果,可不是这样的,显然,吴忧这是 颠倒黑白,不过黄滔已死,死无对证,他是有口难辩。 似乎为了证实吴忧的话,夏皇问道:”庄卿,你身为大理司卿,对牢狱之事应该清楚 ,吴都令所言是否属实?“ 庄文清出列,拱手道;”回陛下,的确如此。“ 得,有了庄文清的助攻,此事算是坐实了。 此时,朝臣们都暗呼黄滔倒霉,被吴忧抓了不算,牢狱中还不安生,结果伤口感染,死于非命。 这件事情也怪不得狱卒,不论是大理寺还是府衙,他们对待犯人都是一样的态度,偏偏别人没事,黄滔却出事了,这也只能当成意外事件处理了。 这个结果并不是武安侯想要看到的,他对夏皇道:”陛下,狱卒定然是得到了吴忧的授意,只要严审狱卒,便可查明真相。“ 听武安侯这么说,夏皇的语气带着怒意道:”怎么?难道你还要 屈打成招不成?你的丧子之痛 ,朕能体谅,不过也要适可而止。“ 见武安侯还要说话,吴忧抢先道:”陛下,臣知道此案的症结所在。“ 此案眼看就要结束了,吴忧却在这个时候接了下去,难道他想转移目标,担心武安侯以后报复? 不仅夏皇这样想,一众朝臣也是这般想法。 看着武安侯冰冷的目光,吴忧毫不退缩,朗声道:”此案的起因,皆是由黄滔撞人在先,如果黄滔没有撞人,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可对?“ 众皆无语,现在人都死了,还说这些又有何用? 没有在意他人的目光,吴忧继续说道:”诸位可曾想过,黄滔为何会撞人?难道他是故意的吗?当然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症结所在。“ 这个问题一出,百官陷入了思索。 良久,一个声音在人群中响起:”难道被撞之人不想活了?“ 闻言,众皆哄笑了起来,朝堂略显沉闷的气氛也变得活络。 夏皇莞尔,直接问道:”症结到底是 什么?“ 吴忧没有卖关子,回道:”交通,是京都的交通太过混乱所至。“ 说到这里,吴忧看着庄文清问道:”庄大人,你大理司,每年接手的案子中,有多少起是和交通事故有关的?“ 交通这个词儿对众人而言有些陌生,不过文官中,大多都是饱学之士,稍稍想了想,便明白了吴忧的意思。 思索片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