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童生试二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这句话放在司马家显然行不通,能游走在危墙之下数百年,还依旧健在,这是真本事。 司马流年招人恨,不是没有道理,夏皇和满朝文武只怕都遭了他的毒手,可依活的好好的,这不是头铁,而是全身都铁。 吴忧叹服! 历史不同,就意味着儒家文化也有一定的偏差,不过儒家思想大框架是不变的。 万变不离其宗。 吴忧只知道主体思想便足够了,如果让他参加科举,这完全不现实,只怕童生试都很难上榜。 科举试题乃是杨慎所出,夏皇亲自阅览批复,然后就是刑印,不存在泄题的可能。 与其他地方相比,京都的考题相对难上一些,这倒不是有意为之,只有如此才能显示的这次考试的重视。 这次的考生,来自天南地北,不仅只有京都本地的读书人,上至三十多岁,下到十三四岁不等。 童生试只有短暂的两个时辰,三声锣响,颁布考试结束。 待所有考生交完卷之后,吴忧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剩余的事情交由杨慎等人即可。 刚走出考场,见司马流年依旧在奋笔疾书,没有理会这个奇葩,吴忧刚要走,鸿胪寺丞邓放连忙上前:“吴大人,你的信。“ 吴忧接过,收入袖中,冲邓放点了点头便离开了府衙。 街道之上,三五成群的读书人都在讨论试题,或兴奋,或沮丧,表情不一。 这样的情况,吴忧前世经历的太多了,见怪不怪。 回到家里,吴忧折开了书信,信是范行舟亲笔,说的是北方的战况,西北各部族与北蛮交战,西燕也派遣了兵力,前往支援,战况依旧不容乐观。 既然他收到了消息,想来朝廷也得知了情况,至于朝廷什么态度,暂未可知。 从这次的赐婚,这种被动的接受,让吴忧嗅到了危机,如果再懒散下去,失控的局面更加的一发不可收拾。 必然要上朝了! 次日。 吴忧早早的来到府衙,看望连夜批阅完试卷的杨慎等人,见一切正常,便去早朝了。 他必须要掌握第一手消息,才有一定的话语权,朝堂便是消息的来源之所。 “陛下万福。” “众卿平身。”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君臣礼仪互动完后,司马流年第一个出列:“陛下,臣弹劾吴忧,不仅殴打臣,还将臣扔出了考场。”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夏皇语气略带一丝快意说道。 司马流年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属于真正的孤臣,不樊附任何一方的势力,也包括夏皇,他的存在就是记录国家大事,编纂成史书。 这既是司马家的使命,也是信仰。 一个有信仰的孤臣,不会轻易依附任何一方势力。 而司马流年又是一个铁人,得罪了不少人,他孤立无援,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 “是。”喏喏的应了一声,无奈退了回去。 吴忧觉得这人倒挺有意思,心里憋着笑。 “陛下,吴敌乃国之奸贼,贪污数额触目惊心,此举亘古未有,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结果,若不严惩,将来人人效仿,国将危矣。” 闻言,吴忧看了过去,这是一位灰发灰须的老者,他并不认识此人。 “臣附议,吴敌乃奸佞之辈,应当凌迟,以正国法。”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此时,又有十几名官员出列,声讨吴敌。 “沈爱卿,此案朕自有计较。” 听夏皇叫老者沈爱卿,吴忧顿时明白了此人的身份,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沈伯彦。 童生试刚刚结束,便迫不及待吗? 看来他选择上朝是正确的,如果不来,还不能看到这样的一幕。 吴忧心里冷笑,一把年纪了,不退休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挑衅他吴家。 “陛下,吴敌贪污腐败,吴忧祸乱京都,其父子狼子野心,罪行累累,若不制止,将来势必祸乱天下,此二贼此时不除,更待何时?” 对于夏皇所言,沈伯彦似乎没有听见,寸步不让! 不愧是元老,而且还是一个头铁的,吴忧没有着急反驳,静静看着局势的变化。 夏皇岂能不知道沈伯彦这是在报复,可吴敌贪污案的确要有一个结果,正在想着推委之词时,目光却看到吴忧事不关己般打量着局面。 别人都要杀你爹了,你居然这般淡定,夏皇心里微泛怒意:“吴忧何在?” 夏皇也懒得费脑细胞了,直到把问题抛了出去。 吴忧出列:“臣在,陛下,沈大人所言极是,吴敌案应该有一个结果,臣请陛下亲自公开审理此案。” 听吴忧这么说,夏皇似乎一点都不奇怪,看向沈伯彦问道:“沈卿,你意下如何?” 沈伯彦是第一次见到吴忧,眼里充满了寒意,收回视线后,心里略感意外,在他想来,吴忧必然会辩解,以便将此案继续拖延下去。 现在既然同意了,那只能说明吴忧已经找到了翻案的契机。 既然是公审,就算是夏皇也不能当众包疪,沉思片刻后,沈伯彦点头:“臣同意。” 见沈伯彦都同意了公审,附和他的众臣便不再开口。 “既然如此,三日后,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