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济世之策 (第1/2页)

大理寺,牢房! 听吴忧说起了案件,差役不悦的表情收敛了起来。 吴家贪污案太大,激起的民愤数日不绝,他可不敢怠慢! 差役表情严肃,看向吴忧,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吴忧点了点头,回道:“自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敢欺瞒官爷。” “你等着。”差役说完便快速离去。 吴忧只等了片刻,一名身穿褐色长袍的儒雅男子来到了牢房前。 男子大约四十岁左右,仪表堂堂,他平静的看着吴忧,问道:“你找我?” 吴忧认识来人,此人是大理寺卿庄文清,吴家贪污案正是此人所破,原主对庄文清又敬又怕,可是现在吴忧与他对视,眼神非常的平静。 庄文清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有青天之名,查出吴家贪污案,更让他的名声远扬,不论朝野,风头一时无两! 吴忧之所以找庄文清,原因是他在朝中不结党营私,是少有的孤臣,如果换作其他的人,吴忧只能另想他法自救。 差役搬来了板凳,庄文清坐下,他身姿笔直,目光清澈,仿佛容不下一粒沙子。 看着吴忧平静的目光,庄文清略感意外,审吴家案时,他见过吴忧,表现非常的不堪,甚至都不敢看他的眼睛,现在他从吴忧的眼神中,看到却是自信和优越感。 庄文清疑惑,他再次用审视的目光打量吴忧。 吴忧不清楚庄文清在想什么,他开口说道:“庄大人,我吴家的案子证据确凿,铁证如山可对?这件案子你并没有错,可是你难道不好奇吴敌为什么要贪污那么多钱吗?他只有我一个儿子,要那么多钱又有何用?” 庄文清皱眉,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见庄文清的表情,吴忧继续说道:“吴敌没错,他有济世之才,就是胆子小了点儿。” 庄文清语气平静,讥讽道:“贪污那么多钱财还没错?死到临头居然没有任何悔改之意,简直无药可救。” 吴忧没有在意庄文清的话,挪了挪身体,使自己靠的舒适点,才继续说道:“庄大人,你且听我慢慢说,今天的话不得让外人知晓,否则我和吴敌不用你大理寺动手,就会被人灭口。” 庄文清心里一沉,心道:莫非此案还另有隐情? 他清楚吴忧接下来的话非常的重要,挥了挥手,示意身边的差役退下,待只有他们二人时,庄文清说道:“这里只有我们二人,说吧。” 吴忧语气不急不徐道:“吴敌身为户部尚书,自然要为国出力,然而每年收上来的户税却少的可怜,家父每次回到家中长吁短叹,一腔报国之心日月可鉴!” “哼,说重点。” 对于一个贪官,用这样赞美之词来形容,自然没有人相信,庄文清不是傻子,自然也不会相信。 吴忧不指望几句话能说动庄文清,他还有下文,顿了顿,吴忧又继续道:“为了每年多收户税,家父想到了一个法子,摊丁入亩。” 说到这里吴忧停了下来,夏国门阀遍地,豪绅藩王大肆敛财,却又想尽办法逃避户税,每年朝延收上来的户税世家门阀不到一成,其余的都是从穷苦百姓处收取而来。 这不是秘密,只要为官都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却一直没有人敢提,因为一旦提了就会得罪无数的官员和豪门。 庄文清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摊丁入亩一策可以说正好对症下药,一旦实施,国家的户税将大大提升。 在吴忧说到摊丁入亩时,庄文清心里一颤,朝廷的弊病他很清楚,摊丁入亩绝对是一剂良药! 强压下心里的悸动,庄文清问道:“为什么不奏明陛下?” 吴忧叹了口气:“庄大人,吴敌胆小,他也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得罪天下豪门我们父子岂能有命在?” 庄文清哑然,他认可了吴忧的说法,世家豪门的嘴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只要有人动了他们利益,他们就像疯狗一样扑上去将这人撕的粉碎。 摊丁入亩是治国良策,吴敌不敢奏,他庄文清做为皇帝的心腹之臣,自然是要奏明陛下。 虽然认可吴敌的作法,庄文清嘴上却说道:“有治国良策不告知陛下,是为不忠。” 吴忧没有接话,沉思片刻道:“还有一策叫推恩令,如今大夏藩王割据,拥兵自重,朝廷也是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必成大患…………” 随着吴忧慢慢的解释推恩令的意思,庄文清越听心里越惊。 藩王割据的局面他可没少听陛下提及,也为此费了不少心思,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如果能顺利实施推恩令,那么兵不血刃的瓦解藩王势力指日可待! 吴忧说完之后,庄文清沉默,久久不语。 不论推恩令还是摊丁入亩,都是治国良策,这两策远远不是一百万银子可比。 庄文清明白吴敌为什么不肯奏明陛下了,藩王多与世家联姻,朝中大部分官员出生世家,一旦吴敌上奏,他们父子迎来的将是世家和藩王的报复,就算是陛下恐怕也很难保住他们。 推恩令和摊丁入亩,两者不但可以消除国内的隐患,还可以使国力大增。 庄文清想通其中的厉害关系后,他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