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回来了?快下来歇歇,让你爹爹卸车去。”屋里的陈喜弟听到自家的牛叫声,赶紧走了出来。

“么么,吃过饭了没有?”周北从车里钻了出来,走上前问。

“刚做好,还没吃呢!”陈喜弟笑着应了,又道:“你们回来得真巧,正好一起吃饭了。”

“么么,不是让你们先吃了吗?我们有事耽搁了,还得你们饿着肚子等。”周南跳下车,一听就知道陈喜弟的话是在哄他们。

“不饿不饿,农忙的时候哪家不是过了午时才回来做饭呢!”周乐康也走了出来,他家的牛性子烈,每回他都要亲自卸车,就怕它一时失控伤了孩子。

兄弟两人对视一眼,也是无可奈何。他们两人一个在镇上读书,一个常在外面跑,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说了回来吃饭,爹爹么么都会等上他们。

“好了,那快些吃饭吧,不然菜都要冷了。”最后还是周北率先发声,洗了手就往正厅走去。

周家的屋子大约只占半亩地,里面的屋间却仿大户人家的设置,各种用处十分齐全。进门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小房,分别用来存放粮食、农具,然后才依次是四间卧室。中间是天井,厅堂就在大门正对面。

见他走过去,刚刚还说“饭菜刚做好”的陈么么却赶紧将灶间的火又点着了,将一直放在锅里的菜再热一遍。

周南看在眼里,心底满是暖意。转眼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以前的家他早就不记得了。这里虽然贫穷,他却愿意停留下来。

☆、第17章 催促

十年前周家在村里还只算得上中等人家,周乐康的爹爹便是村里少有上过学堂的,可惜天资一般,最后没考上秀才就继续卷起裤腿去种地了。自从儿子出生就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了,六岁就送去了学堂。

周乐康一共有兄弟三个,他是老大。虽说不算天资聪颖,但也没有太让他老爹失望,十三岁那年顺利过了县试成为文童。因为兴始王朝规定十四岁以后的文童才能参加院试,他便在家里埋头苦读了一年准备去考秀才。

不过也许周家祖坟注定没有出读书人的运势,就在他要动身去应试时,他爹爹却意外去世了。家里剩下没什么劳动力的么么和两个刚满十岁的弟弟,何况又在孝期,周乐康再也没有走出村子。

宝平村的人都知道周南不是陈喜弟的亲生儿子,这也算不得什么秘密。周乐康拉扯大两个弟弟才成亲,后来也只有周北一个孩子,一时之间是捧在手心里,宠得比村里哪家孩子都要金贵。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放任,三岁那年陈喜弟带着他在村里耍,一个闪眼就把他看丢了。找了一个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却是有人说见到他往外面走,怕是走出去被花子哄去略卖了。

周家夫夫伤心欲绝,尤其是陈喜弟几次差点就寻死了,大家说起都是一阵唏嘘。这时候谁也没想到,就在议论渐歇的三个月后,才三岁多的孩子竟然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周家人翻来覆去的问,也只知道自家小子是真的被拐走了。而这个比他大的孩子也是流落街头的可怜人,却救他脱离火坑并且将他送了回来。听说他正好叫周南,陈喜弟觉得也许是命中注定,又感激他救回了自己的孩子,执意将他留了下来,也与周北一视同仁养大。

灶里还有余温,陈喜弟略热了热就将菜端了上来。另父子三人都规矩的坐着,等他坐下才齐齐动筷。

“小南,前天你小叔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你叔么本家的孩子你也见过,长得真不错,又能干。他中午又过来问了,要是你愿意……”吃到一半,陈喜弟还是忍不住朝周南道。

虽说不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可是这个孩子也不赖,他向来也是当自己的亲儿子对待的。听话、勤快,脑子转得快,赚钱也比他们一辈子地里寻食的厉害,村里就没有拿一家不想结亲的。可惜他样样都好,就是哪家的哥儿也看不上。偏生周北还帮着他,说什么城里许多人都是过了二十才成亲。

再等到二十,人家的孩子都能走路了。

“么么,我还不想成亲。你跟叔么说,别耽搁了人家。”叔么介绍的那个哥儿见过他几面,却是再也不愿意答应家里说的亲事了。周南自认没有做什么失礼的事,更没有单独与他说过话,也不知道怎么就让认定了。不过这样的话传出去可不是好名声,以后万一要说是等了他多少年就糟糕了。

“这话你都说过多少遍了,你看不上人家没关系,可你总得找个人过日子吧?”陈喜弟连碗筷都搁下了,打定注意这次一定要好好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