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再例如,某极度偏僻的工厂让她面试,呆子好不容易那日脑海里的GPS系统不出故障,竟然找到了他们的地盘——当然也是极小、极不体面的一家工厂了,否则也不会要她——那老板竟然不在,等啊等,先把表格填好了,翻译了一轮,人还是不见,等到夕阳西斜,工厂办公室忘记开灯,忽然撞了一个严重裂唇、四肢伤残(看应该是烧伤)老头进来,自称老板,其长相之恐怖,吓得呆子魂飞魄散,虽然能够应答及时,博得此人的喜欢,但呆子毕竟不敢和如此“遍体鳞伤”的人相处,更怀疑这个工厂的安全系数,故心痛推了此桩难得。

更例如,有一家招聘网站翻译和设计的贸易公司,让她过去面试,岂料一面就没了下文,呆子本也不介意,可那公司过年前十天忽然打电话来说:“你马上过来上班吧!”,可那时候呆子已经接近破产,回了家乡。

不再例如了,不再例如了,否则更加伤心。

在G市号称暖国的寒冬之中,呆子阿平不时地在瑟瑟地发抖,G人才市场那日的早上,连05年大专(这是阿姐的文凭,她还借用着呢)都不可以免费了,只能等到下午才进去,寒风刺骨,刺骨寒风——谁说暖国的冬天不冷?那人必然是吃饱了穿暖了,才到G来游晃的,否则他不会感觉不冷的啊!如果呆子吃得饱,也不冷啊~~

进不去,只能在人才市场高大的建筑外头,找一个平地儿坐下。

作者题外话:这里又忍不住列举了一下呆子失业面试的恐怖,忍不住为她心痛,如果大家不喜欢觉得重复,可以给笔者留言哦~ 。 想看书来

第三节 古城寒风(下)

平地儿上,呆子颓然而坐,G人才市场楼下是一个硕大无比的电子产品超市,即使没有应聘人员,它这里也是每日人来人往的,大多数的人穿着新款式的、厚厚的羽绒服或者皮袄子,木然地在只呆子面前走过,有走得快的,也有走得慢的,有人往她身上瞧了瞧就像什么也看不见一样走过(这倒是不错的了~~),更有甚者用鄙夷的眼神,看着眼前那个衣服款式有些落后的家伙,在瑟瑟地发抖。

忽然,呆子的肚子咕咕作响。

她没吃的么?

有是,只不过那是今天早晨号称“买二送一”的、一块钱三个的馒头,吃了一个半,还剩一个半,寒风之中,她的手抖得厉害,那装包子的食品袋也飒飒地不住地翻滚,两者的动静没个准谱,她手不抖的时候,它抖了,它不抖的时候,她的手又抖了。她还年轻,没有帕金森症,故此只能归咎于寒风。

半天,她才拿出了包子,啃了一口:“好冷!”

是天气冷了,是包子冷了,更是心冷了。

这是古城的寒风,令人心寒么?不是的!而是古城,她曾经养育过的、如今已经成熟了的、钢筋水泥锻造的新城,是这个新城令人心寒,因为它不能收容这个户口已经在G了的、有能力自食其力的、却一直游荡在G的街头的人。

只是坐着,鄙夷的眼神不会招惹得太多,毕竟G的新城太大,走累了的人,有太多太多,但是吃包子(还是一元三个的、毫无热气了的包子),就实在“有失观瞻”了,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鄙夷的眼神逐渐变成了刀子,不久就是指指点点的待遇,包子硬了冷了,极度难吃,可她仍然尽力地把它尽快塞入口中。

因为怕,怕人的指指点点。

毕竟她算是个“知识分子”,怎么说也应该有点爱面子,哪里受得了这样的鄙夷。

心中再次遭受一阵阵的伤寒!

后来,高中同学B哥得知此事,便告诉她08雪灾的情形,说那个时候,火车站里头的人,火车轨道旁边的人,他们之中虽然没有百万富翁,可是比呆子有钱有权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也同样亲历过寒冷、饥饿、恐惧、茫然和痛苦,故此,希望呆子不要太过介意人才市场门前的凄凉,只是雪灾的时候,周遭的人(特别是铁道旁的农民),并没有对受灾的旅人见死不救,更不曾投向鄙夷的神光,即使有人打过“发国难财”的主意,把一个包子卖到十元二十元,甚至五十上百的天价,也不曾让人活活地被鄙夷的眼神杀死。

B哥听了,不免叹息一番,道:“我告诉你我的在雪灾那时的际遇吧,你可能会平复些。”

B那时乘坐的火车,因雪灾滞留在某重大主干线上,那里旷野无人,铁路沿线上的稻田全部被大雪掩埋,只有茫茫的一片雪海,一日,两日,大家的干粮终于吃完了,饥饿就像厉鬼一般缠绕在十几节的车皮之内,终于,第二天夜里,有人来卖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