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接着,熊慕天与李掌柜出现在店门外,向店内叫:“来人哪!取梯子来,把招牌擦亮些,咱们今天重新开张,得好好整理整理。”

绝秀才跨出鸿泰的店门,呵呵大笑道:“熊兄,正式做买卖了?恭喜恭喜。”

然慕天一声豪笑说:“谢谢,店已经开了,总不能不做买卖,是么?染坊也正在整理,十天半月便可开工了。”

绝秀才阴阴一笑,摇头道:“熊兄,以平你并未请了保镖。回南京吧,宁国小地方,生意不好做呢。”

“不用请保镖了,在下已在南京打听出那批江洋大盗,已经逃到浙江天台山一带去了。”熊慕天含笑答。

绝秀才踱近,神色冷然地说:“熊兄,咱们可否到宛江楼喝两杯?”

“谢了。易兄是否有事?”

“不错,有事商量。”

“此地说也是一样。”

“熊兄,俗语说:同行是冤家……”

“易兄,你错了,有竞争方算公平,彼此互助合作,利益均沾,无所谓冤家。贵宝号未开设之前,本城有布号与染访各十余家,千百年来,他们相处得好好地。目下只有你我两家,咱们没有成为冤家的理由,对么?”

“熊兄,你收货的价格……”

“按原订价格收货。”

绝秀才哼了一声,冷冷地问:“熊兄,你可否与敝店采同一价格收货?”

“抱歉,在下不做这种绝子绝孙的事。”

熊慕天一字一吐地说,拂袖转身入店而去。

李二爷怪眼彪圆,咬牙切齿地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后未到。”

这是他以前在宛江楼,向绝秀才说的四句老话。说完,也转身走了。

绝秀才碰了一鼻子灰,冷哼一声,没趣地回店。

街西匆匆来了一个挑布的人,竹制的条筐,里面是十匹宁布。这人身材高大结实,黑褐色脸庞,五官端正,但左耳下长了一块紫黑色服记,右眼角凸起一颗鸽卵大有毛青痣。穿青直缀,脚下穿多耳麻鞋。布担往鸿泰的店门前一放,双目却向对面的宁宣瞧。

一名验货的店伙恶狠狠地走近,喝道:“看什么?混帐!”

挑夫转过头,陪笑道:“没看什么,大爷。”

“哪儿来的?”店伙问。

“泾县来的,大爷。”

“挑到前面去,等你们泾县的货到齐再验货。”

“可是……我要赶回去……”

“混帐!回去是你的事。”

“要等多久?”

“你等着好了。”

“现在不收。”

“是的,现在不收。”

“可是……”

“少废话,挑到前面去。”

挑夫眼一翻,埋怨道:“不收就不收,我……”

“住口!你想怎样?不卖就挑回去。”

挑夫转头向宁宣瞧,说:“挑回去就挑回去,不收就不收,对面宁宣开了门,他们会收的。”说完,挑起了布担。

店伙一把抓住扁担,喝道:“贼王八!你想死?”

挑夫进退不得,大叫道:“放手!你怎么啦?你说不收,我有货还怕没人要不成?既然不收,又不让人走,你们是强盗么?”

挑夫的嗓门大,立即引起全街人的注意。有位汉子在一旁解劝道:“任老大,你就忍一忍吧,何苦?”

“我要走。”任老大气虎虎地说。

另一店伙冷笑一声,向同伴说:“让他走,看他能走多远。”

抓住扁担的店伙闻声放手,冷笑道:“你走吧,你将后悔一辈子。”

任老大不加理睬,挑起布箩筐向宁宣走去,在店门高叫道:“掌柜的,要进货么?”

李二爷抢出门,向发呆的店伙叫:“你们聋了不成?接货呀!”

店伙们做梦也没料到居然有人送货上门。显得张惶失措。李二爷含笑向任老大笑道:“挑进来,里面坐。”

“你们收货?”任老大问。

“每匹十二两银子,有多少要多少。”

“不错,送到江边染房,不扣运费,现钱交易。”

“我卖了。”任老大欣然地叫。

对面,店伙拦住先前劝解的汉子,沉声问:“老兄,你认识那姓任的?”

汉子显得有点慌张,说:“他……他是泾县龙王桥的山户任老大,在泾县算得是巧手织匠,一家六口,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