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就这么简单 (第1/1页)

庙? 我忍不住道:“难道你顺着山路一直走最后回到了小庙村,你看到的庙其实是阎王庙?” “当然不是!”他断然否定了我的猜测,旋即有些不满地瞪了我一眼,“你先听我说完,行不行?” “行行行,你接着说。” “当时我也特别好奇,就摸到门口往里头看了一眼,发现神像前的地板居然空了一块,露着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下面有道楼梯不知通向哪里。” 我心里灵机一动,阎王庙不会也有这样一个暗口吧,所以我才在庙里找遍了连那个经洞都没放过却始终不见她的踪影? “我上山没带手电,一进洞里月光照不进去啥也看不见,我大着胆子摸黑依着楼梯走了一会儿,发现前面隐隐约约有光传来,像是一个房间。” 说到兴头上,他一阵比划,“我趴在墙边往里头这么一打量,原来底下是个山洞,洞里用一块石头做了张供桌,供着一幅刻在石壁上的对联,桌上点了一根蜡烛,我看到的光就是它发出来的。 但除此之外里面什么也没有,我正好奇那个人去了哪里,右边的墙一阵闷响一下打开了,对方拎着手电走出来,先是朝供桌拜了拜,然后伸手就在对联左边第四个字上敲了三敲,对面的墙也裂开了一条缝。 那会儿我机灵得很,知道他很快就会出来,赶紧往上走又回到庙里,最后藏在了神像后面,果然没一会儿脚步声就顺着楼梯上来了,他没有发现我,将地板复原后直接离开了。” 我心里一阵嘀咕,这家伙小小年纪就已经如此胆大心细,现在只怕更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他一走我就想下去看看,不过那时候还是有点怕的,一直等到月亮下山确定对方不会再回来,我才把地板掀开进了山洞,到了洞里我点上蜡烛,然后爬上供桌学着他在对联上敲了敲,左边的墙果然开了。” 邹友青接着说道,“墙后面连着一条通道,通道到底后又突然变得开阔,当时我感觉这一头应该也是个山洞,就是比之前那个大得多,然而等我借着蜡烛光这么一照,不得了啊里面居然藏着个村子!” 藏在洞里的村子? 我无可避免地联想起了黄蕖亩,难道庙底下的山洞里也曾经长期生活着某个族群? 这个念头一闪过去,我瞬间紧张了起来,因为我想到一个巧得不能再巧的可能——邹友青说的这个地方不会就是游瑾提到的“老家”吧? 只有这样,唐仿古玉瑗出现在这一片区域才解释得通…… “那个村子不是一般的大,可惜空得很,像是里头的人早就搬走了,我在里面逛了很久才终于找到一样好东西。”他意有所指地一笑,“没错,就是那枚唐仿古玉瑗!” 我有些无语,原来他说的“盗”出来是这么个盗法,不过我更好奇后面发生了什么,不由问道:“那它最后又怎么会跑到那座民国墓里头去了?” “我千该万该就是不该去凑那个热闹!” 一提这事他直叹气,“我本来还想去另外那边看看,但一拿到东西我心里开心得不得了,又怕家里人担心索性上到庙里把入口藏好了想着下次再过来。 出去后我晕头转向地林子里走了好一会儿可算找到了回家的路,而就在回去的路上我发现我们村后边有座墓被人挖了个洞,一边的土还挺新鲜的。 因为之前的经历再加上小孩子好奇心重,我想着爬进去看看,哪知刚往里一钻村子里的人就一窝蜂地过来了,他们一直在说抓到那个盗墓的贼就怎么怎么样,动静特别大。 我怕他们以为是我干的,吓得赶紧溜回了家,结果到家里一掏口袋东西不见了,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之前掉在了盗洞里,后来消息一传开还真就是那么回事,你说搞不搞笑!” 听到这里我反而对他的话起了疑心,先不论他说的是真是假,如果唐仿古玉瑗真是后来才掉进墓里的,其他人也就算了,老于不可能发现不了…… 等会儿—— 想起昨天邹友青提到的那句话,一时间我思绪飞转,也许老于一开始就发现了这一点,甚至以此推断出附近还有座被盗的古墓,所以他才会带着人上大庙村勘查。 就是不知道他们后面有没有找到,不过就算找到了最后的发掘工作应该也会被迫中断,因为不久之后师母她就在阎王庙出了事。 想着想着一个念头猝不及防地在我脑海里冒了出来。 假如将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对方也在找这座墓或者他们不想让老于他们去找这座墓,于是就谋划了这起案子以打断五〇三的计划? 如此一来,庙底下的村子是游家人故居的可能性更大了,我怀疑那个时候五〇三就已经在调查和幡相关的所有人和物。 至于那股势力背后的推手是谁我心里也隐约有了一个猜测——没错,就是赵秉德。 毕竟他此行的目的实在有些牵强,除非他早就知道大庙村有古墓,经过二十年的筹划如今终于准备动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