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第1/2页)

越是靠近西北,這天上的星星就越發密集,透著神秘祥和的光。

蕭慕謙吹了會兒冷風,不少鬱結煩悶的心情都隨風而去,倒是想起不少在涼州的快樂時光。

「二叔,你們一定要撐住,等我來才是。」

心中默默如是想到。

七日後,大軍一路浩浩蕩蕩的來到了甘州。

此處是西北四州的行政所在,那位西北總督陝彥可是在城門口恭候多時了。

見著九皇子的帥旗後,就帶領西北的官員和富商們恭敬行禮,嘴巴里還振振有詞的說道,「恭迎九皇子。」

那架勢,仿佛他不是率大軍來馳援的,而是似封疆大吏的歡迎宴一般。

看得追隨九皇子的那些將士頗為得意,心想自己果然沒有跟錯主子,日後定能飛黃騰達!

而蕭慕謙則坐在高頭大馬上四處看二叔蕭季的蹤影。

青石鋪地,九皇子所乘坐的馬車車軸壓在上面發出輕微的響動,西北自帶的泥土芬芳攜裹著酒肉香氣傳到了眾人的鼻下。

紅色的城牆後一眼望去滿是連綿不絕的巍峨山脈,上面還掛著白雪,這裡乃是四州中唯一的一處塞上江南,因此並未有多少風沙之感。

九皇子隔著帘子,看不到外頭的情形,倒是西北總督陝彥見此,朗聲就喊道,「臣西北總督陝彥見過九皇子。」

身後的眾位官員也隨之喊道,「臣等見過九皇子。」

聲音整齊而洪亮的傳到蕭雲離耳朵中,眼裡滿是興奮。

想的都是哪天若是自己登基為帝,如此的山呼海嘯當歸他一人所有時,眼底迸發出貪婪的光彩,仿佛下一秒他就是那高高在上的陛下了。

「總督大人無需多禮。」

「殿下一路辛苦,能得您率軍來解涼州之困,乃是我們西北官民之幸。下官已在城內為殿下布置了接風宴,將士們也得好好歇歇。」

這會來事的就是不一般,難怪外祖父對此人多有推崇,果然有眼力見的很。

於是對著其餘眾人就說道,「既如此,那大軍就在甘州休整兩日,左右涼州也沒打起來,奔襲這一路,確實累了。」

「是。」

將士們的聲音震耳欲聾,倒是九皇子隨意掃眼過去,就看到陝彥身邊清一色的男子,旁邊卻站著一個不合時宜的小女孩。

一身粉嫩的襖裙加雪白兔毛小褙,兩個花苞髻上綁著同色的髮帶,上頭用金箔珍珠綴著,甚是可愛。

看樣子和身量,不過是七八歲的稚女,如此場面赫赫,倒是沒嚇哭她,非但沒被嚇,表情還鎮定自若的很,倒是讓九皇子眼露疑惑。

第232章 刺頭

陝彥看出他的好奇,於是解釋道,「此女是甘州陳老的嫡長孫女,她今日是代表陳氏一族出來迎接殿下的。」

甘州陳氏,乃是同鳳家一樣有上百年歷史的名家望族,現如今的族長正是大晉有名望的儒學之士陳子方,啟帝曾下令讓天下飽學鴻儒都要以陳家為榜樣,不但家中子孫個個出息,還忠君義膽的很。

譬如今日之所以全族都不在家中,只來了個丫頭,緣由竟是都去了涼州幫忙!

暮色降臨,整個甘州城都透著朦朧的情緒,甚至有些紙醉金迷的味道,卻無人知曉,在離此處不足百里的涼州,如今整戈以待。

大軍駐紮在城外,九皇子只帶了五百親衛軍進城。

脂粉味裹著酒肉香,飄蕩在整條街上,逗得眾人心猿意馬。

行至總督府的時候,蕭慕謙眼中對這位總督大人已經是十分厭惡。

為一方大吏,惡戰在前,不想著如何保全百姓和守住城池,就想著在這裡曲意逢迎皇子,就單單這一行徑,就能讓人瞧出不是什麼好貨色。

難怪他還在涼州的時候,二叔就勒令不准他與甘州的官員來往過密,看樣子二叔對他們這些人也嗤之以鼻的很。

前頭,陝彥和眾位官員恭敬的將九皇子迎了進去,身後跟著的也是忠心於他的皇子黨派之將,唯獨他與蘇將軍,愣是不知道該先邁哪一條腿!

「好了,大局為重。」

蘇將軍拍拍他的肩膀,比他先行一步進了那總督府。

他們說的好聽是左右先鋒,可事實上不過是啟帝用來保護九皇子的刀劍罷了。

無論他們如何看不慣九皇子的行徑,但安危之事還是得負責。

一路上蘇將軍都不曾激怒過九皇子,為的就是日後調兵遣將時不會讓其因私人原因而耽誤大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