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无声有时便是肃穆。

雄伟的嘉木关城墙之上站满了迎风而立,却精神抖擞的边军儿,他们默默的看着城墙下犹如蚂蚁一般的战友,心头觉得很是舒坦。享受着这种肃穆。

眼前的画面因此似乎静止,从俯瞰的角度看去,让人心惊胆战。

这便是青州边军的纪律!

在城墙之下,便是祭天台。此时数不清的青州大将穿着着沉重盔甲开始来回穿梭,祭天亲力亲为,算是一种诚心。

直至,远方有雷鸣传来。嘉木关中的气氛才开始变得异样。

生活成长在边军之中的人们,没有人会听不出来马蹄声。

即便马蹄数量过多并整齐一致,敲响着大地宛若雷鸣。人们也知道那是马蹄声。

但他们仍旧不为所动,只是呼吸的频率加快了一些。

嘉木关东方升起了一道黑线,随着速度的渐快黑线开始迅速在平原高坡之下蔓延,宛若潮水。

盛唐铁骑来了!

青州边军上下仍旧不为所动,因为这样的画面不足以震撼到他们,他们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仍旧是听从命令,哪怕铁骑从他们身上碾过,只要上级没有发话,他们便会不动如钟,任由惊涛拍岸。

潮水最终并没有无情的淹没边军,事实上唐启年带来的盛唐大军人数也不过只是如今站在平原的青州边军一半。

盛唐大军停止的位置,也很巧妙,只是距离边关最远程兵器的射程有个百丈开外。

就像是龙眼城下的重演,唐启年身着华服,在鸾舆的前行下脱队而出,张小刀陈鱼翔相伴左右。

鸾舆只前行了数十丈便停住了脚步。

冷漠的青州边军没有一丝一毫的反应,似乎对他们身后的盛唐大军并不在意,对那位尊贵的盛唐二皇子也毫不理会。

这一幕落在了盛唐大军将士的眼中,他们没有像龙眼城下一般开始愤怒,而是心情复杂到了极致。

唐启年默然的坐在鸾舆之中,也不开口说话。

只是看完远方的祭天台上摆满了各种丰盛祭品后,便露出了沉重的神色。

父皇希望他来青州边军谈一谈,而现在看来边军之王根本不想谈。

张小刀骑着老青牛望着那肃穆的边关景色,心中生出厌恶,眼神露出鄙夷。

他厌恶的是那个叫做邵东华的男人,鄙夷的是青州边军在侠军起义后的无所作为。

这样的军队的确已经不属于盛唐的军队,那还要它何用?

张小刀这样想的同时,唐启年也在这样想,但看着完全无视平原上盛唐铁骑的青州边军,难道他们敢于进入其中?

想必即便是王洛菡,也会被人海淹死!

但这时,张小刀却道:“殿下,我想进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179章我来自边军〔上〕

寒风冷冽,大雪骤降。

嘉木关肃穆的黑色建筑被白雪遮盖,变得不再肃穆而是有些柔和。

站在嘉木关外准备冬祭的边关军士上下此时心中却没有任何柔情之意。因为在平原上来了三万铁骑!

青州边军由于常年呆在边军之中,对于皇权的敬畏感并不重,反而对边军之王的邵东华极为敬畏。

所以,即便二皇子唐启年摆驾而来,在没有军令下达的情况下,也没有人理会那三万铁骑,那位盛唐皇子。

这便是强大的青州边军,这便是边军之王邵东华的底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唐启年,即便是当今陛下也未必会走进那六万精兵组成的方阵之中。

然而,张小刀却说他要进去看看,这句话在此时此刻下自然显得荒谬的无以伦比。

张小刀并不觉得这件事情荒谬,敢于走进六万精兵组成的方阵之中,绝对不是无脑之举。

现如今邵东华的意图已经极为明显,盛唐将面临开国以来的最大危机。

这时,可以挽回这种局面的绝对不是他张小刀,只可能是陛下与先生捎给邵东华的那句话,所以这句话必须稍到,必须当面说出才显得有些分量。

当然如果话捎到了自己便会去死,他也不会去做这种蠢事,之所以想走进去敢走进去,是因为先生的那把九天之剑,还有身后的自家媳妇。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张小刀个人很想见见这位边军之王,很想知道青州侠军起义时他在做什么!

基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张小刀决定走进六万精兵的方阵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