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9章 一个全新的名字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人心本身就是不稳固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换。 不管是在江东,亦或是在西域。 西域无疑是一个同时充满了财富和贫穷,美貌和丑陋,野蛮和软弱,炎热和苦寒等等矛盾对立却又统一的一块神奇的土地。 只不过,再神奇的土地如果没有人类,就对于人类本身来说,那就毫无意义。 这或许有些唯心,但也是某种现实。 就像是西域再好,如果对于大汉没有裨益,那么也就等同于废物一样。 斐潜需要做的,就是变废为宝。 或者说,将原本笼罩在西域这个明珠之上的尘土拂开,将沉淀在水底下的狗头金捞出来…… 『欲服之,则当知之。』斐潜缓缓的说着,『若不知西域何如,则西域又如何?』 这一点,斐潜没说错。 对于西域的理解,斐潜比这个天下的所有汉人都要更深刻,甚至也超过了西域人。 白云在天上缓缓的飘着。 地上的部队缓缓的行进。 三色旗帜在风中也懒洋洋的抖动着。 斐潜环视四周。 清晨的西域,无疑是非常适合行军的。当朝阳从远处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草原大漠之中的生灵也跟着苏醒。露水在太阳底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就像是珍珠落在了土地上。远处的群山开始脱下灰黑色的长袍,裸露出婀娜的身姿。 虽说是冬日,但是有了皮袍和棉衣的兵卒,并不会觉得有多么的寒冷。 更何况也没有到最寒冷的时候。 大汉当下的西域,植被比后世要多,尤其是山峦之上的植被更是丰富。戈壁之中的绿洲,浅滩和水泊也同样更多…… 蓝天,是彻底的蓝。 白云,是绝对的白。 这是一片不论从什么角度去看,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瑰丽的景色,只不过在斐潜和太史慈、张辽三人的话语之间的话语,就不是那么的纯净无暇了。 越是纯洁纯粹的景色,便是越发的衬托着人心的污秽。 因为人本身就是吃着尸体成长的,动物的尸体,亦或是植物的肢体。或许只有等人类可以自行光合作用了,才能匹配上真正的纯洁纯净…… 『西域当有人。若是无人,纵然地产丰盛,亦是无用。』斐潜依旧是缓缓的说道,『西域当有汉。若是无汉,纵然金银遍地,亦是无补。』 太史慈和张辽点了点头。 这一点毫无疑问。 人类所有的评判事物是否有益的标准,在这个年代,基本上还是建立在对于人类自身是否有益的基础上,直至后世的人类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之后…… 谁能想想到了后世,人类会短视到了极致?只要不是明日就下野,那么今天还是可以歌依旧唱,酒照样喝,管他下一任的摊子有多么烂。 大汉当下,斐潜可以给太史慈等人立下一个标准。 一个更符合大汉利益的标准。 这个问题么,其实也并非没有人想过,甚至可以说不仅仅是太史慈和张辽可能懂,之前在西域的十几任的都护,也有可能有人意识到,只不过因为政治上面的原因,他们只能停留在想法上,根本无法去做。 比如收拢西域的人,就自然是以收心为上。强令或是劫掠而来的人口,虽然说可以用一时,但最终只会成为覆灭的火种,衰败的基石。 横征暴敛,在大汉境内就是动乱叛变的导火线,上层建筑过多的霸占侵吞生产生活资料则是封建王朝周期动乱的根本矛盾。 斐潜当然不可能给太史慈和张辽说什么生产力,只能是换一种相对来说,让他们都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向,『西域是何人之地?』 『自然是……』太史慈下意识的就回应道,可是说了一半,却又有些犹豫,『主公,西域应该是大汉之地。』 斐潜笑了笑,『汉强,便是汉地。』 太史慈和张辽对视一眼,默然。 反过来说,汉弱的话…… 斐潜指了指在队列后面,那边有一些和尚,或者说是番僧。 『看,这些人,就在等着大汉衰弱。他们等,下一代也在等,世世代代都会等下去,而大汉会永久的强盛么?又怎样才能保证永久的强盛?』斐潜笑着说道,『他们现在显得乖巧,甚至会坦然迎接死亡……他们不怕死,而且如果就这么杀了他们,反倒是成就了他们……知道为什么?』 斐潜没有杀这些人。 色目人当和尚,斐潜之前在大汉之中还没见到过,现在到了西域也算是开拓了眼界。而且和历史上大多数的封建王朝类似,这些番僧显然比一般的西域民众更有知识,更有文化。 那个自称是步森的老和尚,甚至还会十几种的语言,让斐潜都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至少在语言上的天赋上,这老和尚超强无比。同时这老和尚不仅懂得西域各种语言,甚至还知晓许多『秘卷』…… 宗教在某种程度上,至少在西域这里,似乎成为另外一种的大汉儒生。 保存知识,传播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收割信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