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萧毅的拳头砸在案上,命宦官速去传赵九重。

赵九重正被几位上了年纪的官员拉着,要给他推荐自家的女儿、孙女。毕竟赵九重在军中的冒头之快,令众人刮目相看。年纪轻轻已经坐到了殿前司都虞候的位置,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乱世之中,武人当道,实力说话。这些官员倒没有什么门第之见。

宦官到来,刚好为赵九重解围。赵九重是平民出身,忽然接近权利的中心,还有些没适应。况且他对成家一事暂没有打算。

赵九重跟着宦官到滋德殿,萧毅对他的态度十分和气。

周宗彦之前上书提及,这次在晋州与汉辽联军的作战,方案几乎都是赵九重提的。他几次冲锋陷阵,也都表现极佳。所以萧毅才破格将他提拔为都虞候。萧毅能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找到当初萧铎的影子。萧毅不否认,这也是他会重用赵九重的原因之一。

“朕欲让你上澶州一趟。太原郡侯那边,有大麻烦了。”皇帝说道。

周九重心头一动,行礼道:“皇上尽管吩咐。”

作者有话要说: 写啊写啊,就到了这个时间,晚安。

第107章 艰难

萧铎坐在书桌后面; 双手抱在胸前; 听面前的三个心腹吵得不可开交。

对方索要的银子不是问题; 一万两白银对这十七位富贾来说根本如同拔了一根毛; 他们的家眷肯定是不会吝啬钱财的。难的是要如何救人,还要保证萧铎的安全。

秋山上的那座土地庙已经荒废了很多年; 平时罕有人至。四周又没有遮挡,只有枯草疯长; 虽可以埋伏; 但是万一对方站在高处; 那便会一览无遗。其它可以埋伏的地方都离土地庙太远; 行动起来不方便。

对方的目的已经很明显; 要对付萧铎。虽然名单上的那些富商与朝中的大臣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在澶州出事,萧铎难辞其咎; 甚至会影响他将来登位。但这些都没办法与萧铎的个人安危相比。

李延思他们是绝对不会让萧铎单刀赴会的,所以一直在争论到底要伏兵何处; 怎样才能找出匪盗的藏身之地,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救出那些商贾。这里头有一位可是淑妃娘娘的亲兄弟; 而淑妃本人就在府中,他们不敢怠慢。

“殿下,您在想什么?” 李延思回头问道。

萧铎凝视着桌上展开的秋山地形图; 他伸手指着山头说道:“你们看,整个澶州城地处平原地区,临水却不靠山。秋山并不高; 山中也没有可以藏身之处。而且他们给出了足足五日的时间要我们凑集银两,用这五日足以把整个山头都翻遍了,所以那些被劫持的商贾,应该不在山上。”

李延思看了看,点头道:“臣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澶州那么大,比之秋山可谓大海,找那么几个人便如大海捞针。我们就算知道人不在秋山上,也查不出他们到底在哪里。”

萧铎提起笔,在地图上把匪盗劫持人的地点全都圈出来,然后说道:“他们要藏匿这许多人,每天饮食饮水便是不小的动静。文博,你马上派人暗中调查澶州附近的大小村镇,看看能不能发现异常。”

李延思最欣赏萧铎的一点,就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局势于己方有多不利,萧铎总是能够冷静不乱,沉稳如故,并保持清晰的思路。多年战场生涯锻炼出来的敏锐,是旁人所无法企及的。他立刻出去办了。

萧铎又叫了魏绪过来:“你带人乔装成猎户或者樵夫,到秋山去探一探虚实,记住挑几个得力的,千万不要打草惊蛇。就算发现了什么情况也先按兵不动,着人回来禀报。”

“是!”魏绪抱拳,大声应道。他近来窝在澶州城,筋骨都要松散了,成天里做些文官做的登记户籍之事,无聊至极。趁着这个机会,又可以大展拳脚了。魏绪觉得还是这样的差事比较适合自己。

萧铎最后对章德威说道:“你去找找有没有亲眼见到匪徒打劫商旅的人,问问看有没有线索。”

章德威点头刚要往外走,又转过身问道:“殿下,府中好像就有一位……要不要先问问胡小姐?还是算了?”

萧铎抬头看向章德威:“为何算了?别说她还不是祁王妃,就算她已经是祁王妃,官府办案,她岂有不配合的道理?你尽管去问。若谁敢阻拦,就说是我的意思。”

章德威得了萧铎的保证,有了点底气,但还是觉得头大。他实在是不善于应付女人,也拿女人没办法。从前一个周嘉敏便将他耍得团团转,眼下这种事情应该交给李延思去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