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偷師卡!(求訂閱) (第1/9页)

好书推荐: 将幸福拽在手心里

對於推拿按摩手法進行助產,陳南並不陌生!

但是……這並不影響他一路走來的緊張情緒。

畢竟,以前推拿,都只是治病,緩解疼痛為主。

可助產卻不一樣。

陳南說實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以一名中醫醫生的身份,參與到一次生產中去。

著實有些……感慨!

不過,對於中醫推拿按摩進行助產,陳南倒也有些自信。

世界上首例手法助產的病案,就來自中國。

宋朝時期,有一個名叫龐安時的名醫,曾經就使用過腹部按摩手法助產。

而後來,明清時期,伴隨著現代醫學的傳入,華夏人民的智慧是你想不到的。

他們甚至研究出來一套:「內外手法合用」治療胎位不正難產的系統性方案。

但是,這些方案,在清末時期,終究沒有躲過歷史浪潮,在歷史長河之中,逐漸銷聲匿跡。

其實……

厚古薄今,是人們的錯誤思維。

中醫推拿,發展至今,有兩三千年歷史了。

古代對於人體結構比起今天,並不是了解的那麼通透,所以後代的內外手法治療胎位不正,比起當初是要進步的。

說起來龐安時,歷史上也有些小典故,叫做龐安時一針救難產孕婦的說法。

說是龐安時到舒州的桐城縣,碰到一民家孕婦臨產,一連七天,孩子都生不下來,什麼方法都用盡了,也沒有效果,一家人擔心得不得了(我在想,七天生不下來……還活著嗎?)

龐安時的學生李百全剛好是那戶人家的鄰居,便請龐安時去看一下。

龐安時去了一看,接連道「死不了、死不了」。他讓孕婦的家人打來熱水,溫熱孕婦的腰部和腹部,他自己則為孕婦上下輕拍按摩。

隨後,他取出針來,在孕婦的腹部刺了一下。

不多時,孕婦覺得腸胃隱隱作痛,在呻吟之中,竟把孩子生了下來,是個男孩。

龐安時告訴他們說:「其實,胎兒已經出了子宮,但無意中一手抓住了母親的腸子,不再鬆手,無論是畫符、吃藥都沒用。我隔著母親的肚皮摸到胎兒的手,用銀針刺他的虎口,他一痛,便放手縮回,所以很快就生下來了。我並沒有用什麼神奇的招數。」

家人把嬰兒抱過來,發現孩子右手虎口處果然有針刺的痕跡。

首先先不說,子宮和腸道隔著多少層組織,也不說孩子有沒有龍抓手一類的。

陳南看完之後,其實還是半信半疑的,很多歷史醫療故事多少有些誇張。

不過,不可否認,中醫推拿按摩手法,以及方藥,在婦產科領域,還是比較有建樹的。

但是……

古代新生兒死亡率還是比較高的,一方面是技術不成熟,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外部原因,比如衛生水平不達標,感染就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到了今天,嬰兒出生的死亡率只有千分之六左右了,不得不說,醫學是在進步的。

但是事情卻要分兩個角度去看的,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總結出來的一些治療手法和經驗,也的確是有著其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中就包括:推拿按摩手法助產、以及轉胎方一類的。

說來也怪,口服中藥,竟然也能調轉胎兒的胎位。

中醫有些時候,確實有著他獨到之處。

……

陳南沒多久,就匆匆來到了產科。

產科醫生梁慧第一次見陳南,說實話……內心還有些忐忑不安。

她對主任這個決定有些懷疑!

你確定,邀請一個中醫來,就能幫助產婦順利生產了嗎?

這顯然超出了梁慧的認知。

「陳醫生,主任在病房內。」

陳南看見梁慧的胸牌,點了點頭:「嗯,麻煩梁醫生了。」

胸牌上寫著:「婦產科:梁慧,主治醫師。」

到了病房以後,王珍蘭在指導患者做一些調整胎位的姿勢。

比如膝胸臥位式一類的動作,理論上是可以藉助寶寶的重心改變,使胎頭與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順著宮底弧面滑動完成臀位轉為頭位機會。

只是,此時的產婦很不舒服,躺在床上,因為不規律宮縮引起來的疼痛依然在加重。

生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且比較痛苦。

因為生孩子並非是疼那麼一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