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换了一种语言战术,打电话只是告知作家对他的新作品有很高评价。

过了几天,他又亲自拜访那位作家,一开始他对于约稿的事只字不提,只是和他聊天。

接着,在双方交谈甚为融洽之时,他突然说:

“先生,听说你最近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国外很畅销,有这回事吗?”

这位高傲的作家听到这句话,心中更是乐不可支。接着这位朋友又问:“我拜读过先生的不少作品,知道先生一贯以意识形态的手法进行创作,请问这部作品也能够翻译成英文吗?”

大作家听了更加兴奋,态度也不再那么傲慢了,他说:

“因为我写作的手法十分奇特,翻译成英文有些困难,不过还好我的英文底子不错,加上几位教授朋友的协助,最后还是把这部作品译成英文,只是苦了翻译及编辑人员。”两人于是开始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文学作品。

刚开始,这位编辑朋友还为他所采用的说话术担心,没想到作家的反应如此热烈,比他预期的还要好。

几十分钟后,大作家亲口答应当天就给他一篇文章,我这位朋友最后高高兴兴地回去交差了。

名人不是忙人就是闲人,太忙的名人没时间,太闲的名人没有动力,提不起劲。

而且,只要是名人,每天都会遇上什么采访、赴宴或者约稿的琐事,所以他们通常对这些事不太热情。

而我这位编辑朋友之所以成功,完全在于他虚实说话策略的成功。

任何人,当他面对一位无论在社会地位、年龄妆扮、知名度上都比自己略胜一筹的人时,心理上难免有障碍,不敢正面和对方交谈,让对方始终以压倒性姿态占自己上风,这就容易让自己一直处于劣势。

因此,当你假设对方也摸不清你的虚实时,你不妨用这招“虚实相掩”的攻心术,自然可以提高自己的发言地位。

然而,使用“虚实相掩”的说话术时,必须要先认清双方的实力,进退都要有一定的分寸。如果遇上实力强的对手,就要以虚来应付,不要正面硬碰硬,而要从侧面找对方的缺口。

否则,双方正面攻击会让你像鸡蛋碰石头一样,自找死路。相对的,如果你的实力比对手强,你就可以从正面发动攻势,一鼓作气地击溃对方。

不过,现实世界中,真正实力强大的人不多,你我也不太可能经常有这种好运;因此,懂得以虚避实,躲开对方的强大攻势,用虚的策略消耗对方的力量,才是真正的高手。

清官的“扫黑”策略

古代有一位清官,为民为国耗尽毕生心血。

有一位因横征暴敛而发财的乡绅,他是个人过剥皮、雁过拔毛的无耻之辈,人人恨而诛之,却无奈动不了他。这位清官决心要好好惩罚他,但一时也抓不到他的犯罪证据,于是想出了一个计策。

有一日,清官特别设宴请乡绅吃饭。在宴席用餐后,两人转至客厅喝酒闲话家常时,乡绅由于有心要结交官吏,好方便自己更肆无忌惮地横行乡里,因些对于清官的所有问话,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清官说:“如果你有一件东西,在你没有交给公家之前,这东西仍是属于你的,对不对?”

乡绅连忙点头哈腰地说:

“不错,是这么回事!”

过了一会清官又问:“你最近有没有向公家捐过什么东西呢?”

“没有啊!”乡绅回答道。

“你认真想一下,有一件东西你捐出来没有?”

“真的没有,大人,你说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

“一件珍贵的貂皮。”

“喔!是这件东西啊!我没有捐过,我记得清清楚楚。”

“去年八月到现在都没有吗?”

“确实没有,大人!”

清官突然猛击一下桌子,大喝一声:

“大胆刁民,快把赃物交出来!”

乡绅被吓得目瞪口呆,但又不敢直言顶撞,只好低声下气地问:

“大人,你误会了,您说的是什么赃物?”

清官大声说:

“去年七月某家被人盗走的那件貂皮,你刚才还承认,东西在你没有捐给公家之前,仍然是在你那里。你既然一直都没有捐出来,那么现在捐出来还时犹未晚。否则,我判你江洋大盗的收赃罪,发配你到边疆充军。”

乡绅一听,明白了清官的意思,但他又无从抵赖,只好乖乖地交出无数黄金白银来充公,从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