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没,没有!民师都是种田的农民。汗臊气!”龙山会脸羞得发烧。

耿凤凰把钱放下了,“放回去吧。小心点好。”

龙山会再三劝说,耿凤凰没有收一分钱,她说:“我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乡了,我的养母、爸爸听到民办教师的政策一定会高兴的。”

“你还回我们的学校?”龙山会惊愕起来,他担心耿凤凰会再出事。

“是槐树园。想起槐树园,我的眼前总浮现出那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弯弯的山路,弯弯的小龙河,弯弯的小船,还有那神奇的大槐树,树上弯弯的月亮,树下民办教师弯弯的人生想到这些,我就非常激动,甚至是震惊,恨不得早一日见到为故乡撑起天空的民办教师,让那些曾经被民办教师教过的老板们再次读到关于你们的文章,我恨不得现在就回去。”

当夜,耿凤凰将龙山会留在了省城,他们谈论了一夜。他们像一对知己,无所不谈。

耿凤凰知道关于民办教师的问题是政府很棘手的问题,采访一定受阻碍,最后作出决定:要亲自去小龙河给学生送一批衣物,随便看一看,或许顺利一些。耿凤凰便派人不辞劳苦地到每家每户动员收集各种服装,而且都是较好的服装。

这些服装从收集、搬运、整理、打包花费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经过近8个小时的颠簸,耿凤凰在龙山会的陪同下,回到了龙城市。龙山会想打的,但耿凤凰不肯,说是民办教师的钱来的不容易,她想看一看小龙河的风景。这时候,憨叔的骡车来了。耿凤凰将随身带的东西,装上了车。龙山会上去,不好意思地同她并肩紧挨着坐下。一声鞭响,骡子四蹄分开,向小龙河的方向跑去。

芦苇尖尖,绿柳翩翩,麦苗青青,小草吐出嫩芽在林间、地头,滚着趟儿玩耍,白色的羊群、鹅群宛如一片片白云萦绕着。他们坐了近一个小时的骡车,终于看到了昔日的小龙河。“太美了!”耿凤凰坐在骡车上,从没有今天这样兴奋过,连绵不断的丘陵抛向骡车的后面,她的心早已飞速向前过了河。

车子到了大槐树下,她对赶车的憨叔说:“我想回龙山会的家坐坐。”

“还还是,去雪莲家吧。那那一棵,雪莲老师的家家就住在这大槐树下。”

“你趟那么久,真的连家乡也忘了?河的那边,有小龙河的中学、小学,小学大都是民办教师,老师们大都住在河的两岸。”龙山会笑笑说:“再坐半个小时的船,到了东岸,我家就在不远的青龙岭。”

他们下了憨叔的骡车,坐着于大爷的小船,到了河心,西北方槐花岗的地方一阵黄云涌来,还没弄清怎么一回事,漫天一片黄色,接着狂风大作。于槐江非常沉着,手拿把稳,带着他们在一场沙尘暴中过了岸。

耿凤凰那经过这折腾,坐了火车、汽车、骡车、小船,浑身像散了架一样。龙山会在前面,提着她的行李,走走停停。耿凤凰轻装上路,也被落下了一大截。龙山会干脆坐在槐树林间的草地上等她。

“再走一段弯弯的小路,再好的心情也被这一路的颠簸颠尽了。”耿凤凰跟上来,自言自语地说。

临走的时候,龙山会曾经暗示过小龙河的山路上很少有穿高跟鞋的女人。现在走在弯曲、布满石子的小路上,真的不如听龙山会的话,打的回小龙河,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后悔。虽是春天,但北风吹着漫天的黄沙,足以让来时心中的世外桃源顷刻化作一场难以睁眼、不敢喘气的沙尘暴。橘红色的呢子大衣被大风吹开,红色的长围脖在胸前飘曳,那飘逸的长发也被灌满了泥沙,红中微黑的脸膛被沙子击打着,像一粒粒子弹要穿过细嫩的皮肤。

“我都有点坚持不住了,我们再次歇息一会儿再走。”耿凤凰走到龙山会的身边,也不管草地上的沙土坐下。

龙山会听到了她温馨的喘息,这声音比坐在骡车上还要急促。如果等她歇过来,恐怕要到天黑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坟墓,四周是槐树林,让那些封建卫道士们看见,又不知滋生出什么绯闻来。

“不能等了,前面是高挂国旗的地方了,总算看到红旗边的那棵魂牵梦绕的古槐了。”龙山会站起来,激动地对耿凤凰说:“你看,那国旗飘飘;那大槐树还那么翠绿。这时候,我们不能歇,一歇恐怕起不来了。”

“腿有点麻、痛!”耿凤凰起身想走,但又坐下,抬头看那龙山会的样子,就把手伸出去,“拉一把!”

耿凤凰同龙山会去了学校。教学楼的框架基本完成,施工人员热火朝天的干着。

“就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