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这时,第三通宣布比试正式开始的鼓声响起,双方骑士俱是高声吼叫着冲向彼此。看着蒙古的八名骑士怪叫着各自奋勇争先,拉成参差不齐的阵型,神情凶猛的扑向自己的骑士们,杨太曦笑了,他知道,他的亲卫们赢定了。看来,蒙古骑士们确实是没落了,他们继承了祖先的血统和勇猛以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却没有继承成吉思汗--帖木真最大的财富,征服天下的智慧,那种两军阵前不拘一格的应变机动战术。

杨太曦在后世与好友们探讨清朝铁帽子亲王数万骑兵被数千英法联军击败的原因时,总是在想一个原因,曾经当年横扫欧亚的蒙古部落是什么时候变得只剩下一股蛮力死勇作战的了呢?如果只凭蛮力死勇作战,成吉思汗率领下的蒙古部落是不可能击败波斯强大的象兵和骆驼兵的,是不可能击败不管是人还是马均披上了厚重铠甲的东欧骑士的。

当对着英法联军第一次正面冲锋不果后,铁帽子亲王就应当选择从联军侧翼和背后突击,先行击溃联军方阵中的炮兵。再不济,也可以利用夜晚的黑暗对联军进行突击,再再不济,最保险的战术还可以,沿途坚壁清野,突击天津,断掉侵略军的补给线,饿也能把这股深入腹地的垃圾给饿死了,没有了弹药的侵略军也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就象当年安息对古罗马克拉苏东征军团的战术一样,活活困死四万罗马士兵。

失去战术智慧的蒙古骑士们,其结果也理所当然的只有被拥有部分蒙古血统的努尔哈赤肆意掳掠自己部落的妇孺财产,几乎杀尽东部草原敢于反抗后金的所有蒙古喀尔喀部落,若不是杨太曦奇迹般的把握机会拿下广宁,顽强的在东部蒙古喀尔喀部落草原建立一个将后金与东部蒙古喀尔喀部落隔离开的缓冲区;

特别是当皇太极出兵东部喀尔喀赛宰部族,欲扫清支持林丹汗的右翼蒙古部落,让只敢暗中联络自己的科尔沁草原部落彻底死心投入自己怀抱中的时候,唐振林果断的命李富开率骑兵第五旅赶到东部喀尔喀草原严阵以待,与东部蒙古喀尔喀草原部落一起,击退多尔衮试探的五千骑兵;适时地制止住了后金对蒙古部落的吞并行动。

若不其然,林丹汗的右翼蒙古喀尔喀部落早就全部沦陷后金之手。而在此次关键时刻,让杨太曦有点哭笑不得的是,林丹汗居然还没有自己的部将唐振林看得透彻,只是一门心思自私的想趁机彻底将喀尔喀控制在自己手中。采取袖手旁观的手段,甚至还随时准备西迁,想先平定内部的反抗势力--西部所有不愿奉自己为蒙古部落共主的哈剌嗔等族群。直至唐振林部果断援手,才让他缓解了西迁的意图,稳住了先攘外再安内的既定方针,和大明朝一起对付如日中天的后起之秀--后金。

这时,观战的人群望着蒙古骑士吼叫着向前冲杀的凶猛势头,有些人吓得脸色都发白,心道:“早听说关外塞北的蛮夷凶悍异常,今日一见,果然如此,难怪,我朝开国近三百余年,始终不能剿灭之,除此心头之患。”

来贺喜的人群中也有从各地赶来贺喜的带兵打战的武将们,见此充满沙场杀气的比试,也不由得和自己带领的部队做了比较,均感觉若是自己的部队上场,面对能在远距离快速发动攻击,如雨一样从不同方向落下的长箭,恐怕很难从这群蒙古骑士身上讨到便宜,特别是这些将领大部分率领的都是步兵,火铳兵,都不由得为参加比试的杨太曦的亲卫们暗暗担忧起来。

其中,只有马祥麟,沈有容等少数久经沙场的将领神色自若,丝毫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这种缺乏团队战术素养的单打独斗冲杀,在大集团作战的情况下,根本是很轻松就可以摆平的。

马祥麟大不以为然的摇头是因为,他自己也曾在山海关与数万后金骑兵交过手,知道什么样的骑兵战术才是最难缠的。而眼前这种强冲硬打,在他看来显然对他的兵构不成太大的威胁,相反,还会增添他手下手持白杆长枪的石柱兵向前突刺时枪阵的威力。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他的舅舅秦邦屏;秦民屏在浑河血战中以数千石柱兵在阵营善未扎好之际被后金骑兵突袭,仓促中仍能连败后金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黄,镶黄,正蓝数旗。战斗的惨烈连努尔哈赤都长叹野战之最壮烈当属浑河一战,并连连撤掉数位后金高级将领问罪。

可以这样说,若不是中军,后军的明军,怯懦惧战,不肯过桥援战;大明的克敌制胜的炮队被落在后面,没有及时赶赴战场;沈阳没有一群叛乱投敌,能使大炮的叛军调转炮口轰击城外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顽强死战的明军,很可能浑河一战是另外一个结局,至少不会败得连林丹汗的一万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