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李世民跑路了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之前关中大旱,我们就接到圣上的旨意,开仓赈灾,府库中的粮食几乎全部用来救济灾民了。” “如今这秋粮未收,霜灾便来了,连给我们补充府库的时间都没有,我们又何来粮草?” “更何况,这两次大灾,周边府城也是接连受灾,南方通往这边的粮道也被堵住了,短时间内也无法将粮食运达,现中我们自顾不暇,又哪里能够抽得出粮草供给大军和赈济灾民啊。” “屈大人的身体本就有恙,最近也是因为担心灾情的问题,这才病情加重,还请卢国公体谅。” 楚湘说完,便朝程咬金弯腰深深行了一礼。 周围的其他官吏见状,也是有样学样的朝程咬金行礼。 见众人不似作假,程咬金此时也开始犯难起来。 自己可是奉了皇命前来筹集粮草的,这一粒米都没要到不说,现在还要想办法解决城外那些难民。 一想到这,程咬金就是一个头两个大。 罢了,既然自己解决不了,那就找能解决的人去吧。 于是,李世民又收到了程咬金的第二封急报。 看到上面说洛阳城不但一粒粮食也拿不出来,甚至还要反过来向朝廷要粮赈济灾民,李世民直接便被气笑了。 将中军的指挥权直接交给杜如晦后,便带着300玄甲军,一路轻装疾行,直奔洛阳城而去。 到了洛阳城下,李世民拿出了腰牌,顺利的进入城中,径直来到都督府。 当他看到已然病入膏肓的屈突通时,一路上的愤怒全都化成了惋惜。 原本是来兴师问罪的他,此时连一句责备的话也说不出口,叹息一声,他对着楚湘道: “你是都督府长史,城内的情况,你应该知之甚详,好好说与朕听。” 众人一开始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亲自前来,全都被震惊到了。 现在缓过神来,听对方的意思,这是要查账了。 于是,楚湘立马命人去将府中账簿取来,供李世民查阅。 当李世民看到账目上那一笔笔巨额粮食支出的时候,隐隐感觉有些不对,但看到后面赈济灾民的数量之后,又觉得情有可原。 随后,当他看到府库中的粮食为零的时候,啪的一下就将手中的账簿狠狠的甩在楚湘身上,骂道: “府库当中没有粮草,为何不及时通禀、补充?现如今,城外的十几万灾民等着救济,你们就这样干看着?” 见李世民发怒,楚湘急忙跪地磕头求饶。 一旁的屈突通也挣扎着想要跪地求情。 见屈突通如此,李世民收敛了一下自己的怒火,然后摆摆手道:“蒋国公不必如此,朕没有怪你,朕只是没想到如今的洛阳城局势会糜烂至此。” 叹息一声,李世民恶狠狠的看着地上的楚湘道: “告诉朕,为何不及时补充府库?旱灾过去几个月时间了,一粒粮食没有补充不说,如今还将最后的粮食全都拿出去赈济灾民,若是朕这次没来,那是不是要等到洛阳城陷落,你等才会上奏此事?” “咳咳咳。。。”一旁的屈突通突然咳嗽起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陛下,此事全怪老臣一人,与他人无关。” 屈突通艰难的说出这一句话后,又咳嗽起来。 见对方如此,李世民狠狠的叹息一声,然后目光锐利的看着楚湘道: “你将实情道与朕来。” 楚湘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才娓娓道来。 原来,在关中大旱的时候,洛阳城奉旨开仓放粮,赈济周围的灾民。 随着灾情逐渐过去,府库中的粮食也慢慢见底。 屈突通也曾几次上奏朝廷,想要朝廷拨款补足府库存粮。 只不过,那时候,朝廷也是刚刚缓过劲来,一来根本没有余钱拨付给他们补充府库。 二来,各地因为旱灾的问题,粮价一直居高不下,朝中众臣认为,此时高价买粮补充府库,实为不智之举。 是以,事情一拖再拖,眼看着秋收临近,这件事便被直接搁置起来,朝臣们想着等到秋收过后,看各地丰收的情况如何,再做打算。 只可惜,秋收还没开始,就迎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霜降,不但庄稼颗粒无收不说,更是错过了补充府库的最佳时期。 听完楚湘的叙述之后,李世民气的眉毛都要竖起来了。 刚想开口怒骂几声泄泻火,却突然想起,之前户部的官员的确提出过补充府库的事宜。 但貌似那时候自己跟着楚默倒腾钱庄的事情,将银子全部花在上面,拿不出更多的银钱来考虑此事,是以直接搁置了。 等后面自己赚了银子,好像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想起原来这时自己的锅的时候,李世民老脸一红,咳嗽几声,极力的想要将事情掩盖过去。 “那个,此事的来龙去脉,朕依然知晓,虽然这件事错不在尔等,但是尔等也有监管不力之罪。” “这次就算了,朕体谅蒋国公为国操劳,就不治尔等的罪了,但若还有下次,朕定严惩不贷。” 说完,李世民朝一旁目瞪口呆的程咬金使了个眼色,随后大步离开了都督府。 待得两人回到城外的营帐之后,李世民直接下令,让程咬金留够五日用的粮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