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洛阳城之战(中)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经过一系列分析之后,李世民和他手下的智囊团以及诸位将军们很快地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想要消灭楚军,那就必须以远程对付远程,并且,还要发挥己方兵力远超对方,且行动便捷的优势,重创对方才行。 对此,李世民连夜下令,让军需官将此次携带的重刑弓弩以及投石车全部整理出来。 此外,他还下令,让段志玄带领轻骑兵,前往洛阳城外,将周围的道路封锁起来,防止楚军连夜突围。 原本还想速战速决,以雷霆之势拿下洛阳城,抓回自己儿子的李世民,此时已然没了之前的轻视,开始慎重起来,并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李孝恭战败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被传回了长安城。 当长孙无忌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连夜进宫面见了长孙皇后,两人秉烛夜谈了足足两个时辰。 之后,长孙无忌便满脸喜色的出了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而房玄龄与杜如晦接到战报之后,立即就找到了李靖,三人彻夜长谈之后。 第二天,兵部就准备派遣大量的工匠,以及运送一批军用器材前往洛阳城。 但队伍还未出发,就被得到消息赶来的长孙无忌拦了下来。 长孙无忌的理由十分简单,那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擅自派遣众多工匠,无疑是在给前方的后勤增加压力。 至于运送的物资以及器械,那纯粹就是庸人自扰,前线只发回了战报,却未表明需要长安城的援助,他们如此行事,只不过是多此一举。 就在三人僵持不下之际,奉命监国的李泰突然出现,制止了三人的争吵。 “三位大人都是忧国忧民,都想着替我父皇分忧,但你们却没想过我父皇的意思。” “既然他在战报中没有要求我们派遣增援,那想必前方的局势远没有我们想的那般困难。” “李孝恭之死,纯粹就是其指挥失误所致,既然父皇没有多做说明,也没要求我们有所动作,想来父皇他已经有了计策,诸位就不必为此吵闹,我们静观其变,相信我父皇即可。” 听到李泰的话,房玄龄、杜如晦两人无话可说,只能悻悻的将物资重新归仓,将工匠就地遣散。 而长孙无忌见到李泰站在自己这边替自己说话,当即就高兴的夸奖了对方几句,然后拉着李泰再次进宫,面见长孙皇后。 而楚默在得知李孝恭战死的消息之后,立马就对自己之前的猜测深信不疑,当即也不再多等,直接下令,迁离长安。 只不过,让楚默没有想到的是,之前一直对自己唯唯诺诺的崔盈盈,临行之际,却突然反悔。 “楚默,妾身也想与你一同前往岭南,但你也知道,盈盈如今并非孤身一人,我身后,可是有整个崔家。” “若是此时妾身离开,那你让我如何向家中族老交代?让我如何对得起一众对我寄予厚望之人?如何对得起我父亲?” “所以,楚默,妾身着实不能因为一己私欲,同你离开长安,你若联系妾身,那就多留一些家底给妾身护身吧。” 听道崔盈盈的话,楚默瞬间了然,这个女人跟着自己,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利益而已。 叹息一声,楚默没有继续劝诫,只是将长安城内大部分商铺和产业暂时寄放在对方名下。 并言明,若是此战大唐失利,楚馨夺取长安,自己的岭南永远有她的一处栖身之所,到时候她就安心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良家女。 但若此次楚馨战败,李世民平叛成功,那他返回长安之日,就是自己名下产业无条件送与对方之时。 两人可谓是一场豪赌。 楚默放不下这个女人,而崔盈盈又何尝不是觊觎楚默的大片家业。 只不过,两人的选择不同,立场不同而已。 与崔盈盈告别之后,楚默直接就带着寒山居士、慧明慧色师兄弟二人以及楚若婉和一众暗卫,直接离开了长安。 至于说之前的万世同,早在楚默将他脑子里的所有情报全都问清楚之后,便被做成了人彘,送往了洛阳城。 与此同时,李世民带着剩余的8万多兵马,日夜兼程,很快地便来到了洛阳城下。 一到洛阳城外,李世民就发现,原本一片坦荡的洛阳城外,此时已然大变样了。 城外不仅蜿蜒纵横着无数道壕沟,每条壕沟的后方,还建造了数座简易的地堡。 看着对方构建出来的工事,与之前传来的战报相联系,李世民很快就明白,对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最大限度降低自己手上骑兵的威力,最大程度的增加楚军“烧火棍”的优势。 想到这,李世民没有丝毫慌乱,直接召回了段志玄,然后命令高士廉、刘弘基和张亮三人,分别带领两万人马,在洛阳城的东南北三个城门安营扎寨,构建工事,将三个城门全都围了起来。 最后让段志玄埋伏在西城周围,除了防止楚军突围之外,更是要将他们的补给断个干净。 命令下达之后,李世民又命后勤的工匠摆开阵势,当着楚军的面,开始建造投石机,架设攻城巨弩。 目的就是为了让城内的楚军感觉到威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