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子仲,多谢!”瞬间赵云反应过来,对于商业人才,这个年代的人没有谁能有自己的眼光。

乱世要打战,不仅需要人,重要的是需要钱来武装,糜竺这样的人才比什么军师、武将在某些方面来说,更为关键。

至于赚钱的点子,自己脑袋里装的不少,需要人具体来操作。

“主公,此次既然要做生意,本钱何来?”糜竺马上就考虑起这个问题来。

“子仲,云的名声价值几何?”赵云不答,反问道。

“无价!”糜竺哪怕对文事不咋精通,却也知道新归附的主公在士林中的地位,无疑是新生代的NO1,还有哪个同龄人有他牛?

“既如此,我用我的名声作保去拿货,你认为别人会给吗?”赵云淡淡一笑。

“主公不可!”糜竺大惊:“纵然海商赚钱,万一遇到天公不作美何如?”、

认定了一件事,他就会尽到自己的职责。

“子仲,人在有些时候不得不去做赌。”赵云叹了口气:“天下即将大乱,在乱世之前,我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参与进来。”

“最穷不过讨饭,不死总会出头。”他借用后世的一句话:“就算所赊货物血本无归,赵家也不会坐视不管,大不了从头再来。”

糜竺讶然,他对时局可没这么深刻的判断,心中顿时热血澎湃,主公敢拿全部声誉压进去,为何自己就不敢搏一回?

见他已彻底进入角色,赵云出了马车,跳上战马随队而行。

荀妮毕竟从小在荀家长大,家族的处境她比谁都清醒。

宦官集团内部不少人认为既然兄长荀彧娶了唐氏,定然能娶到荀家嫡女。

自家夫婿本身文采武功俱佳,有个三妻四妾很正常,挡住了宦官们的觊觎不说,在蔡家女前面被天下人知晓有优越感。

父亲荀爽很快就和赵温一道,投进燕赵书院的建设和教学中。

知道赵云即将回到冀州,目的地就是渤海郡内的赵家盐场,她和父母禀报过后,又给婆婆说了,带上义妹戏韵到那边去迎接。

当然,明眼人都清楚,这丫头目的不单纯,是向蔡琰示威来着。

虽然赵云在信里说两人不分大小,自己以大妇的身份过去,不由昭姬不服。

戏志才本身就要在书院任教,郭嘉则需要在里面继续深造,就不再跟来。

甘宁被打发来护送。

赵云的车队走的是直线,海上的船队还要绕过山东半岛才能到达渤海湾,肯定在速度上比不过了。

路上的辛苦自不必说,主要是蔡琰蔡琬在秣陵没有休息好就跟着北上。

好在赵云选取了一些强身健体的导引术给她们修炼,蔡家从小的底子打得不弱,顺利筑基,竟然一天比一天适应。

蔡邕从京城到朔方,又辗转南下扬州,此次再北上,本身就是文修到了一定的境界。

他在马车之上,日复一日地研究夏巴族的资料,倒也不觉得枯燥。

车队从海西出发,路上遇到县城一般都不会停留,除非是天色将晚。

蔡能得到很大的锻炼,一路上迎来送往,所有拜访的人都是他在接待。

送妹妹南下,他只不过是个执行者,此刻却成了主事之人。

渤海之滨,到处都是盐场,大家都在趁着夏天煮盐。

赵家的盐场,同样热火朝天。

别看真定赵家精锐就三百号人,光是渤海边上布置的部曲,不下于三千人。

不管是盐场还是附近的造船厂,日夜都有人守护。

可以这么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私人盐场的守卫规模比得上赵家。

荀妮在真定就停留了两三天直奔渤海郡,抢在赵云他们前头到达目的地。

听说车队已过南皮,她带着戏韵,在赵家别院翘首以盼。

远远地,看见一大队人马过来,旗帜上的赵字分外醒目。

“妮儿!”赵云看到未婚妻在这里守候,飞马过来,大喜过望。

“郎君一路辛苦!”荀妮笑意盈盈地福了福,聊了好半天情话。

终于见一年轻女郎从马车里出来,她迎上前去:“这是昭姬吧?妮见过妹妹!”

蔡琰有些懵,赶紧答话:“昭姬见过姐姐!”

第一百一十章九年船队终返航

看到这一幕,不管是赵云还是刚刚从马车上下来的蔡邕,都摇头不已。

根本就没问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