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子龙公子,召也支持先打高句丽人。”向召一脸坚定,他扭头看着姚静:“我玄菟自从姚光老大人罹难以来,连年与高句丽人大小战不断。”

“近两年来,公孙太守的措施还是很有效果。他们各部族之间为了利益的争夺,已经打得不亦乐乎。”

“表弟,我们又回到起先的问题上来,采用钝刀割肉。”张舒分析道:“设若以雷霆之势,我方必然遭至高句丽人的联合。”

“表兄,有些为难。”赵云苦着脸:“诚如齐欢所言,家父为护鲜卑校尉,职责自然是先把鲜卑人降服。”

“可以这么说,采用温水,不,钝刀割肉的方法,诚然可行。然则,时间愈久,父亲面临的压力就越大。”

一时间,营帐里陷入沉默。

别看赵云这边目前人还不少,可他毕竟是偏师,而且要率先攻向鲜卑人的,才能给后续的进攻带来战机。

否则,此次全国声势浩大的杀胡令,只能为一纸空文,赵家也会变成各个家族的笑柄。

“是啊,”钟钊也愁眉苦脸:“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取舍。”

“设若我们首先去打鲜卑人,毕竟汉人不是游牧民族,攻下来的地盘,迟早就要退出来。”

“可以说,等我们一走,不是鲜卑人还是高句丽人,会占领我们辛辛苦苦得到的成果。仗打了白打。”

至于姚静,他本身就没有经历过啥战事,又没有钟钊一样到处游历,只能作为一个旁听者,把他们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下去好好揣摩。

“庶有一计,”徐庶作为军师,他的地位现在就显露出来:“打高句丽人,可以采用此次和鲜卑人一样的行动。”

“叔父在那边依然一日紧似一日,不断给东部大人制造压力。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打一些十拿九稳的战,让鲜卑人更加恐慌。”

“在此之前,我们的目标就是高句丽人。然则,这就需要调动乐浪郡一起出力。”

“可那边面对的是高句丽人与三韩,就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配合。”

“无论如何,我们总要尝试才对。”赵云伸了一个懒腰:“设若我们此次为他们剪除了北方的威胁,乐浪郡高兴还来不及。”

他的心里已经坚定了北进,但如何去说服乐浪郡还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时间,赵云愁眉紧锁。(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袁家谋划

“北方应该快下雪了吧!”袁隗与妻子坐在二楼上,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在历史上,这位老妇人马伦可谓袁氏的贤内助,本身就是一代大儒马融的女儿。

在马融的年代,天下间的大儒,舍他外,别人都不得不俯首称臣,远不像如今,不管是荀爽还是蔡邕,都不可能一统文坛。

“怎么啦,在想你的乖儿子?”马伦眼睛一翻,很不高兴。

这事儿摊在谁身上都不舒服,袁绍只是他们这一房的庶子,袁隗爱之,看到大哥无嫡子,过继过去,从此与其他几房的嫡子平起平坐。

然而也没办法,前面几个都是女儿,小七目前势单力孤,去真定之前,也是她叫儿子到跟前面授机宜,找了赵家这个强援。

“夫人,我知道你心疼咱家孩子。”袁隗叹了一口气:“可你想过没,等小七成年,你和我是否还能看得到那一天?”

“二房的公路那孩子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人,咱家今后,也只能本初。”

“难道你认为要是本初那孩子不来执掌家族,转而让公路来做家主么?”

马伦撇了撇嘴,反正不是她自己的亲生孩子,心里面总会有些疙瘩。

“夫人,今天为夫不得不去见二哥。”袁隗随口说了一句,本想告诉原因,却又咽了回去。

袁逢这些年一直有些不服气,为何当初父亲在世的时候,就把家主定给了三弟。

然而,目前自己的地位都没有他高,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家族内部,他都很少说话。

到了这样的年龄这样的位置,等闲事情,根本就不可能让他有所动容,直到三弟说出了计划,袁逢的脸上满是惊愕。

“你认为赵风可会按照你的计划行事?”他试探着问了一句。

真定赵家。在刚开始结亲的时候,还有些不愿意,现在才发现这个家族深不可测,不管是文还是武。乃大兴之象。

有时,看到儿子袁术执意要和赵家作对,他作为父亲,只能点到为止。

毕竟孩子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