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 (第1/4页)

“人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到了你这把年纪,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一个眼色,马上就挖空心思陷害大臣,你真是死有余辜。”

“诸位大人,你们都生活在雒阳,可曾见过边疆百姓被胡虏烧掉房子,抢走粮食,杀掉男子和小孩,留下妇女供他们发泄?”

“赵家不才,愿意为皇上分忧。北疆一战,敢叫胡马不越雷池一步。”

“老匹夫,有本事你去杀敌呀?”

“诸位大人,云亲自上阵,杀敌不计其数,可在功劳簿上不见我的名字,家父亲口告诉我,他是报上来了的。”

“既然你是御史台,先帮我把这笔账算算吧,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连云的功劳都要吞没。”

那老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如何接嘴。

“既然你跳出来,就是得罪你了,进而有可能得罪整个御史台的人。”赵云缓缓转过身去,面对皇帝:“但是云相信各位大人的清廉,相信皇上慧眼识珠。”

“像这样占着茅坑不拉屎,整天想办法去找大臣们缺点的老贼只在少数。”

他就是要树立这样一种形象,谁特么敢惹我,就要承受后果。

正在他还想继续慷慨陈词的时候,身后发生了骚乱,那老头一口气不顺,咕咚一声倒在地上。

本来皇帝召见赵云要问下对鲜卑的良策,还没开始,闹了这一出。

刘宏在龙椅上面沉似水,也不说话,大殿的声音渐渐平息。

那老人有些沙哑的嗓子又出现了:“老夫今日不走,就看看这黄口小儿能说出什么话来辩驳自身的罪名。”

赵云倏地转过身去,看不到人影,估计坐在椅子上了。

他缓声说道:“各位大人不是都和云一般初次到雒阳吧,那么云到此发生的事情,想必你等全部知晓咯。”

“皇上明鉴!”赵云又转向灵帝:“微臣还没到雒阳之时,被人堵在城外,要我写一篇词赋,何况他们好几百人等在燕赵风味准备对付我一人,太学欺人太甚!”

“当晚回寓所,在天子脚下,云遭到奸人刺杀,哪位大人不清楚的请出列!”

谁敢说半个字?你要出头那就说明你有可能是嫌疑人。

“既然太学的人做了初一,也就会做十五,是他们派的杀手无疑。”

“事到如今,可有何人上门来请罪过?”

“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欺负我,难道我真定赵家好欺负么?以牙还牙而已!”

“谁对我不满意的,你出来,北疆士卒浴血奋战,所有的钱都是我赵家掏的!”

“一场战下来,伤兵不计其数,也给你养着!”

“所有的钱给我,马上脱了这层博士服就是,我回真定教教书养养马!”

说着,他把头上的博士冠摘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打不打依旧是个问题

“子龙,不要辜负了朝廷!”刘宏不紧不慢地说道:“你有冤屈,朕已知晓。徐子阳,你下去吧,把子龙自到雒阳以来究竟是谁在针对他查个一清二楚。”

徐子阳?这是谁?赵云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历史上的名人太多了,很多比他优秀得多的人,仅仅青史留名,连生卒年份都没多少人知晓,何况一个庸庸碌碌的御史?

“皇上,臣早就想致仕。”那姓徐的老头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怎么回事,扬声道:“惜乎朝中人云亦云者众,仗义执言者寥寥,忝为御史台一员苟存至今。”

“徐爱卿的苦楚朕是知道的,”刘宏可能有些乏了,好像还打了一个呵欠:“今后尽量不要就一个大臣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扭住不放。”

他知道赵云入京城门被阻,特别是后来遇刺一事,里面的水太深,就连皇宫的人出动,到最后也有可能是个无头公案,何况一个御史去查?专门挖个台阶给此人下。

那个叫徐子阳的,此后再也没见过,根本就没有人放在心上,不知道是致仕还是死了。

“子龙爱卿,你还是说说你的看法吧。”刘宏轻轻放过了那人。

“其实打有打的好处,不打有不打的好处。”赵云干脆和稀泥算了。

灵帝有些失望,不得不耐着性子问道:“毕竟寡人和诸位大人都没有亲历过北疆战事,还是你这个参战人员来说吧。”

几乎所有的皇帝,本来就希望每一个大臣都按照他的思路来。

当他没有主意的时候,就必须拿一个主意出来。要是有了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