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 (第1/4页)

“那咱就长话短说,”胖子贪婪地看着这一群俘虏,至少两三千是有的:“在下是长沙郡刘家人,这批南蛮我们买下了!”

“我做不了主!”那军侯摆摆手:“行了,你去找别人吧。”

说完,继续前行,到营门口登记,进了营帐。

不能不说,这五个人还是有些门路,不到半刻钟,到了杨彪的大营。

“杨将军,明人不说暗话。”那姓刘的胖子家族应该是五个人中势力最大的,一直都是他在交涉:“近几年我们荆州和蛮人交战,蛮子都是我们五家买下来的。”

“不才刘安山,是长沙郡刘家人;这位曲秀昌,乃武陵郡曲家人;古明镇,代表武陵古家;石开山,零陵石家;摩沙,是五溪蛮人。就是将军想要汉人,我们也能弄到!”

身为天下有数的杨家嫡长子,杨彪不像其岳父袁术那样目中无人,后者他还在浈阳城见过一面着人送回雒阳,却对寒门不咋热衷。

五个人都是些啥人啊,一听名字,除了下人还是下人,居然有一个蛮人。再说,那四家没有听说过,大抵不是世家。

你麻痹,哥在雒阳何时都是与各家的嫡子或家主交流,从不和下人打交道。

然而,生意就是生意。况且他还做不了主。

“杨将军,”刘安山露出一丝自傲:“在整个荆州,除了我们五个人,任何人不敢接手!”

杨彪没有答话,看了他一眼,大步出去骑上战马跑到中军大营。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掌管着后勤,每天就看到源源不断的粮食被运走。

可惜南蛮人武器简陋,不然光是武器一项,就能从俘虏身上把消耗的粮食赚得差不多够本,最值钱的还是武器,哪怕军营不要淘汰下去,小家族抢着要。

“将军!”看到赵云,杨彪赶紧施礼。

哪怕年龄比对方大上二十多岁,军营有军营的规矩。

他长话短说,把奴隶贩子的诉求和盘托出,想了想,又鬼使神差把威胁的语言也转告了。

“俘虏不卖!”赵云斩钉截铁回答:“谁敢啰嗦,一刀杀了就是,罪名你自己定!”

两家现在算得上是通家之好,杨彪像是第一次认识他,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如何处理俘虏

上清宫后面的山谷里,青山道长慈祥地看着李彦,听他愤愤不平地说了半天。

这里简直如世外桃源,入秋了还有野花吐艳。山上的树木以阔叶树为主,一棵棵高耸入云,把整个山谷遮盖得严严实实,只能在中午的时候见到阳光。

“彦儿,你稍坐!”青山道长拂尘不离手,放在膝上。接着,他神识传音:“喆儿,速来。”

李喆正在接待十多位各地道门分支的掌教,赶紧打了个稽首赶到两人静坐的凉亭。

“师傅!”他恭恭敬敬叫了声,乖觉地站在一旁。

入了道,俗家的辈分就全舍弃掉。他们都是年轻时留下子嗣,有修道天分的人。

“本来,为师今天就要潜修,被彦儿给拦住了,你没看到你松柏师伯都走了?”青山道长叹了口气:“你前面的事情还没安排好吗?”

“师傅,各家都想多要几个名额。”李喆苦笑道:“徒儿正在为这事儿和他们协商。”

“我们上清宫,是老君的嫡系,做事就应该大气。细枝末节的事情,快刀斩乱麻。”青山道长语气严厉:“从今往后,除非是灭宗大事,否则为师不再出山。”

一个武者要是宣称入了道,就像江湖的人金盆洗手一样,不再理世事。

李家的道士,先是显修,抛头露面入世。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足够的道行,就会在山谷里面隐修,为前面保驾护航。最后到族地去潜修,终身不出世。

话音未落,人已如一道黑芒,消失不见。

“堂兄,确实是我拖沓了。”李喆望着师傅消失的方向一阵怅然,有些欣喜有些惶恐。

从今往后,隐修的人不会管自己,真正当家作主,上清宫家大业大,这个家长不好当啊。

“堂弟,我是个武夫,说话你别见怪!”李彦的语气缓和多了:“不管那些人先前出没出力,都是道门一脉,根据他们的实力答应下来就是。”

“再说了,赵家对我们铲除佛门居功至伟,现今赵云在南越鏖战,需要我们去助一臂之力。难不成你真还等着他全部占领,道家的人去坐享其成?”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八字都没一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