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 (第1/4页)

当代家主欧阳至,已经年过九十,族里的好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他。

“化雨,你是我们三代的领军人物,你说说你的意见。”他好像眼睛一直都闭着。

“叔爷,那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形势比人强,现在的欧阳化雨脸上很是憔悴:“此前我们帮过区家的人,还建立了林邑国。”

“不过好像南征军并不在意,那大宗师强者也对我们没啥恶意,要不然我们这批人全部都回不来。”

“如今的南征军军势更盛,扶南国的覆灭,仅仅连十天都不到。十天啊,就是普通人走路,都不可能把这个小国走完。”

“况且,这还是赵军的偏师,赵云本人带着中军,从北面进攻,进度更快。在为孙看来,这次他是要彻底地征服三苗。”

欧阳化雨尽管被家族的人称为是族里的希望,却也不敢妄自菲薄,振兴家族太难了,光是三苗不会允许自家壮大就是过不去的坎儿。

尽管祖宗说让他畅所欲言,真要那么做那就不是欧阳化雨了,听听就好。

不要说大宗师与一流的差别,光是家里的人态度也能看出,老祖宗哪怕几十年没出面,刚一现身那气势和受到的拥护,是自己永不能比的。

欧阳至还没有说话,有人来报,乌鸦岭覆灭,南征军前锋已朝南墙山进发。(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四章吴郡世家有诘难(1/5)

江东顾家,逐渐出现在世人面前,最开始的时候则是因为有赵云引出《爱莲说》。于是乎,就有人说,是蔡邕流浪到顾家,把自己的名还给了学生的那个家族。

不得不说,顾家这两年春风得意。当然,最耀眼的还是跟着蔡邕到雒阳的顾雍,近日非年非节,他却出现在家里,顿时家中人山人海,附近的家族都来拜访。

无论日后的顾元叹多么厉害,今天还是一个年未及冠的小屁孩。现在大家的焦点,则在其三哥顾徽身上,年纪轻轻,一出仕就是县令。

不过顾三公子现如今是交州的县令,和吴郡挨着还比较远。

众人即便想要去巴结都不得法,中间隔着会稽郡。那是曾经越国的地盘,灭绝了吴国的存在,双方是世仇。他们不想经由会稽前往交州,自然借此来沟通和顾家的关系。

或许顾雍尽管年龄不大,却也看出了关键,闭门不出,那些宾客渐渐散去。

过了不久,在吴郡富春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武陵郡尉孙坚次子孙权出生。长子孙策已经五岁了,这些年孙坚到处奔波,始终和夫人聚少离多,现在才有次子。

为此,孙坚专程从临沅赶了回去。他在外征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乡党的作用,借此机会,邀请了所有吴郡的名人望族参加。

扬州之北,在中原人的眼中还是出了不少人才。可是过了江水,目前都没有多少人出挑。

即便有一个去年就任的太尉许戫,只能说籍贯在此处。其高祖许武,为长乐少府,祖父许荆,为桂阳太守。许戫曾担任过司农,后来迁卫尉,还专门到真定见过赵孟父子。

可惜时至今日,从没听说过这个许太尉提携过家乡的任何人。面对日益强盛的中原,吴郡的人不得不抱团取暖,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只不过一直都没有一个牵头的人。

“顾兄,不知此次令郎因何回乡?”说话的人是孙坚的哥哥孙羌,家里长幼有序,哪怕他是武陵郡尉又如何?家中还是大哥在做主,不过当做吉祥物的存在,让大家眼里有孙家。

“诸位都是我江东豪杰,事亦无不可对人言。”顾雍的父亲顾向也不藏着掖着。

前段时间到他家去的人,都是这些家族为了探听动静的,并没有啥显耀的人物。不然的话,小屁孩儿顾雍不管有多矜持,也不敢不见人。

“双方现在的争斗时有发生,未免遭池鱼之灾,伯喈先生让小儿返家。”顾向压低了声音:“连他自己都专注于熹平石经的监督,不再参与任何他务。”

大家悚然一惊,就是孙坚也没想到朝廷两党已趋于白热化,就不知道自己的恩人张温是否牵扯到其中。好在他出自南阳张家,即便不加入任何一方,别人也无法强求。

不过在这个非此即彼的年代,你没有派系就意味着边缘。

“克让兄长,不知赵镇南对我吴家是何态度?”说话的人吴郡吴氏的吴倘。

永兴二年,吴郡太守糜豹在郡城建立吴太伯庙,奏请朝廷寻访吴姓正宗后裔主持庙祀。

吴胜以家传《世系》进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