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另一边南征军一系,合浦太守戏志才、交趾太守钟钊、日南太守荀谌,至于其他的像顾徽之类的县令就更多了。

在赵云的体系中,还分了好几个派系。

元从系的赵家部曲,戏志才与贾诩是其中的领军人物,尽管两人有些互相看不顺眼。好在有一个麋竺剧中调和,而且两人也没啥大不了的矛盾。

鸿都门学系,这些都是赵云在雒阳短暂教学时期的学生,如今像交州刺史丁宫、封阳县令、徐闻县令秦彩虹、朱卢县令褚卫东,一个个崭露头角。

再就是旁系的人马,他们出身全是赵云的妻子一系,不管是荀彧、荀谌,还是蔡能、蔡松,抑或是桑家的桑云,大家内部就有竞争。

目前荀家很得势,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不显山不露水的蔡家看来在民众和其他人心目中才是最厉害的,想想吧,嫡长子赵广赵衿南可是蔡琰生的。

然而,在镇南将军府还有一群人很是特殊,这些人都是道门中人。

对于老友于吉失去了功力,左慈曾经非常懊悔,觉得那是自己的责任。

本来,他准备追随于吉而去,毕竟一个道门支脉的领袖要是身无武功,特别是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面十分不方便,最后被于吉开解了。

主要是因为他的侄儿左旋到了交州以后,哮喘不药而愈,他更是不忍离去,除非有了孙子,才会放心。

有时赵云在笑,即便有了孙子,左老道也不放心吧,肯定有一个要过继到他那一房,不看着孙子长大,他怎肯甘心?

道门在交州兴旺发达,比起中原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基本上每隔二十里左右就有一个道观。

很多地方刚开始办学,学生没有地方上课,道观就成了学子们的汇聚之地。

大家都知道在交州如此显赫,究竟是谁带来的,听说镇南将军有大喜事,不约而同来到镇南岛,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最早来的。

如今在交州的道门,除了左慈以外,全都是二代的道门弟子,今后应该是各派系的领军人物。因此,或许在交州就是他们的战场,展现各自的领导才能。

恒山派出的是申武、贾庆、铁善、陈序,华山有乔凡、窦淼、耿垂、霍廉,嵩山是贺明、尉迟翔、过桑恕、周律,泰山则为吴晓、解坤、鲁州羊,衡山李觉生、肖路仇、胡凯峰。

就连五斗米道也在交州发展,前来镇南岛的是张砌、张顽、张擞、张渊、张迭,无疑他们这些人今后就是那一分支的翘楚。

至于在交州的商贾,每一个自恃有身份的都会亲自到来,不管是谁,麋竺都含笑相迎,毕竟来者是客。

史璜的一张老脸上笑得快烂了,他从没想到,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侯爷会让自己来当这个媒人,而不是在交州颇有势力的士家。

至于皇帝那边?要怪罪就去怪罪侯爷和万年公主吧,老朽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终于要和云哥哥在一起了么?刘佳时刻在盼望着能成为他的女人,梦想成真的时候,她又有些犹豫了。

母亲去世得早,现在想来应该是当今的皇后等人做的手脚,不然为何自己记事的时候母亲还是好好的,后来就突然消失了?然而现在还有相当于娘亲的姆妈在旁边。

“佳儿,姆妈最后问你一遍,这是你自己的大事。”田小娥爱怜地看着这个贵为公主的女子,只有走进其内心才明白,那不过是个称号而已。

旁边的田翠翠脸上满是期待,她除了姑姑从小都没感受到亲情,她是把赵云当做哥哥看待的,生怕对方嘴里说出反对的话。

“姆妈,在看到云郎的第一眼,我就认定了他是我一辈子的夫婿。”刘佳满是深情:“姆妈,妹妹,你们不知道,在云郎离开我的日子,简直都要发疯了。只有在他身边我才安心。”

“我愿意!”(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谋前程李儒进京

“赵家的人真会享受,”董卓本身就是一个大吃货,他醉心于仕途之后,无心武艺,在胖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文优,你说要是天天如此吃,那该有多好哇。”

蘸酱菜是前世赵子龙熟悉的东北菜肴,在念硕士的时候,同寝室的哥们儿是哈市人。两人都喜欢买一包东北大酱,蘸着生菜吃,还提溜几瓶啤酒惬意地喝着。

不曾想把这想法给厨师们一说,没多久菜品就开发了出来。不过,对于那些士子来说,是不屑于吃这道菜的,只有董卓等来自北方的人,喜欢简单的菜肴。

很多后世人都以为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