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 (第1/4页)

“哈哈,宗将军,你忘了?上次我们还差点儿和魏郡的人打起来!”卢勇呵呵笑道。

卢植眼睛一凝,似乎在重新审视自己的长子。很显然,他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目前究竟该怎么办,却被卢敏从容不迫给化解掉。

卢植定定地望了过去,卢敏没有说话,闭起了眼睛。

唉,我是清流,怎肯为宦官低头?上次截留粮草的事情,左丰知道了,想过来要好处。

一个阉人而已,这里可是在军营中,你能耐我何?

然而雒阳那边的言之凿凿,皇帝好像对自己不满意了。

大营里的气氛很是沉默,突然有人闯了进来,卢勇正待发作,只见左丰昂然而入。

他边走边冷笑:“卢大人,看来你还在这里,与张角勾结已成事实。”

宗员和卢勇大惊,正准备拔剑。

卢植双手往下一按:“如此说左大人是来宣布卢某罪状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某自戴枷锁,到皇上面前辩个清楚!”

说完,镇定地朝所有人看一眼,不住摇头,走出大帐。

帐外,一辆囚车正在等候。(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荀文若大战颍川

《太平经》卷六十九说:水王则火少气,火少气则化为灰,化成灰则变成土,便名为火,付气于土也。

根据五行相生、相制的运序,火衰则土代旺,汉以火德王,汉运衰,代汉而兴者当为土德,土色黄,故张角自称黄天,所有起义道众皆着黄巾,意即要代汉而立。

他选择甲子年三月五日发动起兵,提“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也体现了太平道的宗教观念。

《太平经》卷三十九说:甲,天也,纲也,阳也;欿者,子也,阴也,纪也;故天与地常合,其纲纪于玄甲子初出,……凡物生者,皆以甲为首,子为本,攻以上甲子序出之也。

选择甲子年起兵,是说将大吉大利,张角的黄天将取代苍天,开创一个新的朝代。

举事日期定于三月五日也有这层意思。汉代谶纬神学宣扬三五说,认为其相包循环意味着朝代兴替。

所谓三五,是指天、地、人三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太平经》说:三五气和,日月常光明,乃为太平。

在后世还有三纲五常的说法,就是起源于道家的三和五。

他们兄弟三人分别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其下依次为八神使、三十六渠帅,这些称号是与神道信仰有关的。

天、地、人三正思想流行于汉代,也是《太平经》的核心观念。

《太平经》说: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跂行万物治也。

又说:故天乃好生不伤也,故称君称父也。地以好养万物,故称良臣称母也。人者当用心仁,而爱育似天地,故称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将万物,为其师长也。

在汉代,公往往指神,张角三兄弟自称天公、地公和人公的将军,是表明他们是黄天派下来的将军,是神。

八使、三十六方渠帅与八卦神观念、一年有三百六十天数有关,以体现太平道的宗教术数观念。

当然,目前的三公并没有在他们举事前预料到的直捣黄龙,反而憋屈地呆在广宗。

两支强大的贼军,由波才、张曼成等率领,分别战斗在颍川、南阳等地区,互为犄角。

黄巾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就像遍地的飞蛾一般,官方称之为蛾贼。

由张曼成率领的黄巾军,攻下南阳,杀死郡守褚贡;汝南郡的黄巾军,在邵陵击败太守赵谦;谁知他们在进攻平舆的时候,突然出现了霹雳车,大败亏输。

此役过后,赵满领着汝南军,四处征战,不到旬日,竟然把境内所有的贼军赶出汝南。

消息传到雒阳,连赵温都大惑不解,自己的侄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当然很清楚。

然而现在根本就不是追究具体细节的时候,全国的形式唯独汝南独好,无论如何,也要为兄长请功。朝中失去了赵忠的奥援,好在真定公如同定海神针,等闲人不敢动赵家。

平舆城中,张灯结彩,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赵谦很清楚,皇帝现在还有些懵,即便今后的奖励,大致不过是封侯而已。他肯定不敢让自己再进入朝中,不然就像袁逢、袁隗兄弟般,赵家成为天下有数世家指日可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