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此去不知何日才能再与父母相见,故只要有时间,就来他们这里。

听说丁原到来,赶到丁氏的小院,一见便大礼参拜:“云见过舅父,贺舅父高升。”

此刻,要是丁原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他这么多年的官就白当了。

“多谢子龙,快快请起。”他站起身来,把住赵云不让他拜下去。

赵孟和丁氏大眼瞪小眼,不明白发生了啥事情。

“云儿,什么你舅父高升?快与二娘道来!”赵丁氏忍不住发问。

“也怪云没和二老商量,”赵云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见舅父勇猛,南城之地,虽有些许蠡贼,不足为虑,舅父当到边疆才有用武之地。”

“故云去信忠伯,让其在北方州郡找一要地,供舅父任职。时逢并州刺史因前年南匈奴王和鲜卑人作战伤逝,逐其离境,舅父可当此任。”

他不知道历史上丁原是何时又受到谁的赏识,才能去当刺史的。

看他身上的穿着,根本就不像一个有钱人,自然没有钱去买官,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并州狼骑,赵云压根儿就不想放弃,推一把让丁原提前到任。

相信有自己的提点,吕布之流不足为虑,一勇之夫而已,打战时让他冲冲锋,平时就束之高阁好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相信一个刺史尽管没有太守显赫,在并州之地,也足以让武夫们效命。

丁原本来就对南城的生活感到厌倦,那些山贼平日里都是自己的乡邻,遇到年景不好,官府的赋税重重,迫不得已为匪。

到真定一趟,只是为了拜谢,着急着就要去上任。

对他来讲,并州那边的形式已经很危险,汉庭与南匈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是一大考验。(未完待续。)

PS: 上班之时,心忧小说,草草码完一章。没有存稿好苦逼,请原谅,这章不尽人意。写完才发现定时到九点不可能,根本就没有二十分钟的间隔,提前发出来吧。

第六章星夜报噩耗

“吕布?张辽?高顺?曹性?”丁原大吃一惊,他不知道赵云身在真定,只是到颍川书院去求过学,如何对并州的事情了如指掌。

同时,他对赵家的情报系统也深感讶异,连别州之事也如此清楚。

其实,丁原哪里明白,赵云也是根据历史上的推断,未雨绸缪。

这些人要是和吕布平起平坐,大家都一样的官职,谁还理你是不是天下第一武将?

世上的事情充满着太多不公平,世家之人一出生就能养尊处优,成年以后举孝廉做官者比比皆是,一个武夫出不了头在所难免。

来时两手空空,走的时候前呼后拥,赵家又是出钱又是出人,让丁原感慨万千。

他从南城出发之时,带了几个下人,根本就不好意思往赵家领。

赵风赵巴这几日带着大舅哥袁绍去海边盐场了,赵云一直送到真定方才返回。

到家之时,发现一个半大孩子骑着一匹快要虚脱的马,在门前徘徊。

“何事?”他叫住那些虎视眈眈看着孩子的门子。

“三公子,您回来得正好。”一个门子抢先说道:“他直嚷嚷要见家主,可又说不出所以然,还说自己是真定人。”

“小兄弟,你至少先下马吧。”赵云有些奇怪,扭头对孩子说:“总不能让我们仰着头对你说话,这样是不是有些不礼貌?”

“好!”他顺从地从马上跳下来:“你能带我去见赵孟大伯吗?”

赵孟?大伯?赵云眉头一拧:“一般的事情,我就可以做主,我是赵云,他的二儿子。”

可怜赵念真从生下来不久离开真定,此后一直跟着父亲赵银龙东奔西走,哪里知道赵云是谁?对于赵家麒麟儿更是一概不知。

“那好吧,我阿爹没了。”他此刻强忍住泪:“他让我找大伯给他报仇。”

“走吧,我带你去,他老人家恰好就在家中。”赵云忍住心头的疑惑,反正一个小孩子又不可能给自己和父亲带来伤害。怕什么。

一见赵孟,他发现自己好像回来的时机相当不对,二娘丁氏脸上红扑扑的,显然是受到雨露的滋润。当儿子的撞破老爸的好事了。

“你?”赵孟看到眼前的孩子直发愣,他拍了拍脑袋:“银龙的儿子?”

见孩子还杵着,赵云轻轻碰了碰:“这就是我父亲,也就是你要找的大伯。”

“大伯!”说到底,赵念真确实是个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