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朕不甘啊,为何太学的人始终就压了鸿都门学一头?”刘宏犹自在倾诉:“子龙,设若你到了那里,可能改变这种情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赵云镇定地回答道:“皇上,首先两所学校并不冲突。再说,鸿都门学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存在。”

“世上有很多寒门学子,甚至臣的大兄戏志才和兄长徐庶都是他们中间的人。”

“这些人从小并没有受到全面的教育,及至真有机会学习,只能忍痛割爱,学习自己最喜爱的部分。”

“就像我的两位兄长,他们最得意的就是军事,其他方面只能说平平。”

“鸿都门学里面,招收的都是寒门学子,给了普通人一个求学的机会。赵云所在的赵家,要不是有皇上的照应,也不过是一介寒门。”

“在此,云代天下寒门学子谢过皇上。”

“正如微臣的两位兄长,寒门士子有先天的缺陷,他们的知识并不全面。”

“反观太学,招收的都是世家门阀的弟子,天下的世家何其多耶?这些人从小就受到比较全面的教育。”

“或许在某一个方面,寒门士子占了比较大的优势。总体而言,却根本就没有世家子弟全面。”

“微臣有一个粗浅的想法。既然皇上成立了鸿都门学,里面专门研究书法、辞赋、绘画。”

“世上的技艺何止千千万?皇上何不就势成立其他学校,譬如专攻教书育人、军事、医学、农学,而后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只是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么?灵帝有些失望,他可是对赵云抱着满满的希望,竟然连他都没有办法,不过还是明白赵云说得很有道理。

可惜,要再兴办学校,就必须出钱。

一所鸿都门学,就是刘宏咬着牙关办的,专门和太学打擂。

目前这批学子外放,赵风、赵巴就是属于第一批学生,他如何肯此时再办学?他要看看究竟这批人怎么样再说。

灵帝没有说话,缓缓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万年公主

皇帝又叫天子,顾名思义,昊天上帝之嫡长子。

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君主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天子气。

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三人成虎,何况历朝历代以来大家都这么说,到最后连皇帝们自己都相信了。

在刘宏看来,连自己都束手无策的事情,赵云他问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并没有想到他一定能解决,找不到答案也没有多大失落。

“赵侯,不知你对下一任护鲜卑校尉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灵帝脑袋一片清明。

前文说过,既然目前赵家为他打下了好多土地,这个官职卖钱不假,却也要给有能力的人,不然说不定连到手的土地都会被人夺去。

“皇上,为臣真还有一个人选。”赵孟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对军事方面越发纯熟。

他也许算不了多顶级的统帅,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护鲜卑校尉,顾名思义,就是要对鲜卑熟悉。军国之事,不得不慎重,一不小心就会重蹈熹平六年的覆辙。”

反正他在灵帝和其他大臣眼里,就是一个纯粹的武将,说起话来也肆无忌惮。一般的人根本提都不敢提的。

“目前北方正面和鲜卑人抗衡的,主要有三个人,四股力量。”

“并州刺史丁原,那是微臣内弟,尽管举贤不避亲,然则他目前还是少了一些历练。再者他刚刚从县尉升任刺史,为时较短。”

“另一位就是袁家的本初那小子,说起来和臣也有些关系。犬子子玉的内兄,能力还是有的,要来担任这一职位显得力不从心。”

“还有一位是尚书卢子干,他本身就是幽州人,回来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募兵,且长期在地方征战,兵法纯熟。”

“东边的那些都是微臣此次征鲜卑、高句丽的下属,他们也需要继续磨炼。”

说完,他静立在一边,反正该说的都说了,至于皇帝咋任用,不关他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