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1/4页)

“也好!”曹操觉得聊胜于无:“烦请子龙抄一份,愚兄交给家里。”

“早就准备好了!”赵云呵呵一笑:“难不成孟德兄过来只是为了白马寺的成果?”

曹操呼吸有些急促,忍不住问道:“子龙的意思是?”

“承蒙曹家的帮助,此次南征,我这里还缺先锋官一名,不知孟德兄有意否?”赵云眼皮一抬,漫不经心地说道。

“谢子龙!不,谢将军!”曹操顿时推金山倒玉柱行礼:“末将必不负所托,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为王师攻城掠池!”

“就等你这句话了!”赵云呵呵一笑,上前扶起他。

曹操把抄录的身毒炼体武学放在贴身的地方,告辞而去,竟然看到了袁绍,连招呼也不打,点点头离去。

“三哥,许久不见,你越发精神了。”袁默在赵家不像在袁家,活跃了很多。

“子襄见过父亲了?”赵云见对方点点头,看到旁边焦躁不安的哥们儿,一语道破:“这位是本初兄长吧,想不到比传说中的更见风采。”

他对我没恶感?袁绍只是愣神了一刹那,赶紧上前见礼:“绍见过贤弟,早就知道子龙来到雒阳,今日才初次见面,愚兄之错!”

“哈哈,来得好不如来得巧。”赵云双手虚抬:“云蒙圣上封为镇南将军之职,还有右路先锋官没人,不知本初兄可有此意?”

“不知那左路先锋官为何人?”袁绍身为袁家现在年轻一辈的第一人,心高气傲。

大汉以左为尊,他不想屈居人下。

“适才你们应该碰过面了。”赵云是有意让二人朝面的,不然赵府即便不算很大,他们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本初兄想来误会了,”他解释道:“本将坐镇苍梧,左路攻南海一郡,附带收复龙川县。”

“右路是南征军的重点,有郁林、交趾、九真、日南四郡!”

“绍必当为将军当好右路先锋!”袁绍把路字说得很重:“事不宜迟,请将军准许末将返家,做出征准备!”

袁默苦笑着陪同而去,还是年龄太小,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好在他有一个强大的岳家,真定公是大汉最高的爵位,不仅是一种称号,更是震慑。相信今后他在袁家的地位,即便袁绍当上家主,也不可能有多差。

去年的北征,让雒阳的大世家见识到了赵家的能耐,统帅赵孟如今高居真定公。

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的此子定然不凡,来拜访的家族络绎不绝,连一向自诩身体不错的赵满囤都有些累了。

司空张济的兄弟张喜,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也要插一脚。

光禄大夫种拂竟然亲自上门,为自家子侄讨要差事。

淳于琼的叔父淳于嘉自然想把侄子从北疆塞进南征军,士孙瑞准备让儿子士孙萌进来历练,董太后想让侄子董重、董承分一杯羹。

其他的大小官吏不一而足,每一个都有不菲的家世,不然也不好意思上门。

直到戌时时分,赵云才有时间去见父亲:“阿爹,赵齐已经分家,为我赵家开枝散叶。赵仁八兄弟,还有赵龙三人,你有何打算?”

赵孟被问得一懵,他还从来没有想过这问题。(未完待续。)

第二章达摩地尼的武学传承

在北征的时候,赵孟一直都没放心自家的三个孩子,赵家部曲始终留着一部分人,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援救兄弟仨。

所幸大家平安无事,大儿子更是因此升官,成为最年轻的两千石官员。老二赵巴可以说是一员福将。

对于次子,赵孟是有所歉疚的,觉得北征这么大的胜利,自家的封赏也就罢了。所有的参战人员得到实惠,唯独没有赵云的名单。

此刻听到他突然说出这句话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其实,赵孟是一个标准的现代人,赵仁八兄弟也好,赵龙三个人也罢,他始终把他们当做是部曲,最多也就是门客的性质。

对于赵云把赵齐推上前台,他这个当老子的是有想法的,赵家的嫡系、支系那么多人,为何要偏偏是选一个部曲,或者说是一个奴仆。

这是现代人和后世人观点不一样的地方。在赵云的心里,那些族人,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这些从小陪伴自己的人,他们也真正把自己当做赵家人。

说心里话,就忠诚度来讲,部曲比起族人强了太多。

“你有何想法,云儿?”赵孟心里一叹,感觉今后家族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