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 (第1/4页)

颜良确实英勇,可叛军不会给你讲一对一。那么大的嗓子,明显功力深厚,劳资脑袋有毛病才和你单打独斗呢。城门开处,不下一万兵马蜂拥而至,零陵郡兵惨败。

好在叛军不杀人,又俘虏了不下五百身强力壮的兵卒。

当颜良惭愧地带着三四百残兵败将回到泉陵城时,差点儿没把袁绍气死。

他本来被赶到零陵就非常不忿,初次接战大败亏输,简直丢了汝南袁家的脸。

“主公,”逄纪看到袁绍的颓废模样,赶紧也不藏着掖着:“子义之败,不怪他的武艺,只是我军对地理不熟悉,换了任何人都一样。”

“是啊,”他的好搭档郭图跟着接口:“刘家不管刘度如何装病,他们始终要离开泉陵的。然则此处还有一个武者家族,为荆州有名的黄家。”

这个家族算得上一个大家族,是荆州少有的大世家,能文能武,既有黄承彦这样的文人,也有黄忠黄盖的武将。

虽然他们目前都不是很出名,袁绍还是有所耳闻,他对世家的兴趣挺大:“公则说来听听,这个黄家能否为我所用?”

“自然!”郭图做了不少功课:“刘家是本地的地头蛇,黄家这个外来户则是过江龙,双方斗得不亦乐乎,家族里的卓绝人物黄盖,现如今在西凉军中。”

“其从兄黄修字德明,人言有万夫不当之勇。此时正可用黄家来牵制刘家,泠道之危迎刃而解。”

这些年黄家在刘家的打压下喘不过气来,连黄盖都不得不出走,在其他地方寻找机会,如何会不应允?从此也就有了官身。

将领的补充让袁绍心里微暖,另一方面,兵卒的损失就有些大了。

他带来的兵卒,正兵三千,辅兵一万上下,只一战,三停已去其一。

兵卒的问题,不光是袁绍有,远在永昌的刘备也有些发愁。

他不是怕招不到兵,但此处多为蛮人,招的兵越多,蛮人的比例就越大。

设若有朝一日有蛮人反叛,他带着兵丁去平叛,到时候这些兵卒能否会拿着武器斩杀自己的同族吗?很难说啊。到时候估计连汉兵都掸压不住。

好在跟随而来的汉兵一个个经过了长途跋涉,成为精兵,又在本地一个兵找了好几个老婆,汉人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此时的不韦城周围,到处都是各色的蛮人部落。

刘备的奏折一上去,经过真定公赵孟的关系,全部都获得了通过。

汉家天下实在太大,刘宏对于雒阳的刘家人或许会十分猜忌,而在边陲之地的永昌也有刘家人,感到十分欣喜,还是自家人靠谱啊。

所有的官职,全部准许,话说永昌在哪儿?灵帝到最后都不甚明白。

一个个汉人商贾家族,摇身一变有了官身,稳打稳扎发展个几年几十年,那就是世家的前奏,哪怕是边远之地,世家就是世家。

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家对能从雒阳都可以要到官职的太守大人,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开什么玩笑,原本历史中蜀汉的开国君主,要是连这里的人都玩不转,如何可以在大时代叱咤风云?

刘备一辈子都没有如此风光过,家人早就接了过来,叔叔一家当然也跟着到了。

堂弟刘德,本来去燕赵书院求学就是为了混个一官半职,现在这么好的机会,还读毛书啊,直接在郡守府当了少府史,管理财务出纳。

从此,刘备的四人小集团变成五人小集团,刘德成为理所当然的五弟。

“大哥,”每天晚上的例会照开不误,学习了北征时候真定公的开会总结方法,今天简雍十分兴奋:“愚弟经常请日鸠峒主喝酒,暴露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如今的永昌郡,终于像模像样,官员齐备,连几个蛮人首领都混到一些官职。

士兵们伙食跟得上,一个个早就脱胎换骨,在女人身上发泄后,校场上更是生龙活虎。

大家的眼界高了,既然他说是大秘密,那肯定不一般。

不仅刘备兴致勃勃,程普、韩当、刘德也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你们知道那些蛮人为何也有武者的力量吗?”简雍小小的兜了一个圈子,解开谜团:“那是因为他们身上种下了蛊!”

“蛊?”四人迷惑不解。

“就是一种虫子,在武者初期,能迅速感应内力,顺利筑基,不需要天赋。”简雍满脸堆笑:“你说要是我们手上有一批蛊的话,能有多少武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