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就叫过白帝城吧!”他随口答着,签下“过白帝城赠马伯雄兄赵子龙”,最后签下了年月日,抬起头来见到马秉那张笑成花的脸。

其实,在赵云的字体和新体诗刚刚出来的时候,引起了不小的争端。

京城里,赵温与蔡邕左冲右突,总算让非议的声音小了许多。

当时,一些言语自然也传到了赵云的耳朵里。

他说过几句话。

“文字在进步,我等从先民的文字一步步到了今天,如果还守着老祖宗的衣钵不放,那我们的文字就只能原地踏步。”

“至于诗作,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创作。风雅颂无一不是如此。”

“我们随便找一段来看看: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我想,就是蒙童也能明白诗中的意思,因为诗词都是给人看的。”

“什么时候,词赋成了那些无病**的人手里的工具?”

“我写一大堆词意古奥的东西,拿给现代人研究琢磨吗?”

自然,他的话也被有心人传播开来。反对的声音肯定还有,不过明面上就不再针对,大不了是暗地里的较劲。

据说,当晚赵忠很是高兴,回到居所喝了一大杯高粱酒,第二天中午都没爬起来。

天可怜见,赵家在文坛也有了一席之地。

到了今天,荆襄的文人肯定也有不感冒的,自己写不出来,拿下去细细揣摩,说不定有朝一日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呢。

譬如习家的人,打三人进来就不曾发声。

起先,赵云就看到了蔡妲的异状。导引术到了这个地步,感觉何其敏锐?

只需要抬眼轻轻一扫,所有人的动作尽收眼底。

“德珪兄,那是令妹吧?”赵云把蔡瑁暗中叫过来,在角落里交谈。

毕竟他虽然做出了一首诗,也不是荆襄士人们的中心,不可能所有人围着他转。

可笑的是,坐在蔡瑁身边的蔡妲还全神贯注地盯着徐庶看,压根儿就没注意自家兄长已离开了座位。

这妞难道就喜欢风、流倜傥的男人?貌似还是个大叔控。

或许真是这样,要不历史上她哥哥让她去给刘表做小妾,也是欢天喜地的。

不然,蔡家就算不是袁家荀家这样的大家族,蔡妲不愿意家人也不会过于强求吧。

蔡瑁终于发现了妹妹不对劲的地方,苦笑着:“正是,小妹从小受父亲宠爱,眼看就要及笄,还终日顽皮,所有定下的亲事全不满意。”

在聚会上,自然不少场合有女子,可那都不是自己家眷,而是官府奴婢。

“不然。”赵云颇有意味看了一眼徐庶,发现这小子正在看自己,于是他眼色示意了下。

当然,元直可能没有发现蔡妲的性别,顿时面红耳赤,他可不是男风爱好者。

“令妹天真浪漫,”赵云戏耍了下徐庶,接着道:“我友元直,本钟家旁系,乃水镜先生爱徒,二人亦师亦友。”

原来这小子这么厉害?蔡瑁肯定知道司马徽。

随即他也释然,所谓人以群分,赵云身边怎么可能跟样酒囊饭袋。

“婚姻大事,子龙兄可否容瑁回禀家父?”蔡瑁心头长出一口气。

高不成低不就的妹妹,终于有人要了。

徐庶不明所以,仍旧在那里发懵。

第三十三章海洋贸易

“那云就静候佳音,”赵云大喜:“看来不日我们就是亲家,当带着元直上门提亲。”

蔡瑁只有苦笑,他说不出话来。自家妹妹那个花痴样,就连傻子都能看出她看上徐庶了。

心里话,他对这门亲事不满意,毕竟元直还没功名在身。他中意的是赵云,可荀家已珠玉在前,蔡家女不可能做妾吧。

顿时满心纠结,只好想着回家让老爷子烦恼。

回到座位上,张机挤眉弄眼:“子龙贤弟谈妥了?早闻太守大人家小娘名妲,容貌秀美,诚不我欺也。”

“自然!”南阳郡众人专门腾出了四个位子,赵云确实没多大兴趣和南郡的人在一起:“元直,此女你可否满意?”

“他?她?”徐庶瞠目结舌。

既然是一个女孩子,仔细一看,蔡家小娘眉目如画,虽未成年,却是一个美人,尽管眉目间有一些桀骜之色,都无伤大雅。

开什么玩笑,连一个小女子都摆不平,那就不是徐庶。

“只要蔡家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